1喜欢创业
1987年,王宁出生在河南新乡一个普通家庭。他的父母在当地开了一家杂货店,靠卖音像制品和钟表为生。他和父母一起长大,看着他们在店里忙碌的身影。
年王宁高中毕业,成绩并不理想。河南作为高考大省,高考成绩往往高于其他省份,却无法被同一所学校录取。今年,王宁考入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主修广告学。
河南有两所重点大学,一所是河南大学,一所是郑州大学。河南省没有985,只有郑州大学是211。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是郑州大学的二级学院。归根结底,它不过是三本昂贵的书。据说,前两年,西亚斯国际学院与郑州大学完全分离,成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
大学期间,他从学校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各类晚会中嗅到了商机。他买了一台DV录像机拍摄各种活动视频,并将视频刻成光盘卖给有需要的学生。一张光盘可以卖到8-10块。有一次,他一口气卖出了1000张碟。
此后,每逢学校迎接新生开学、新生军训、年底学校各类晚会,王宁都成立工作室,邀请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创业。
他们寻找拍摄题材、策划方案、前期录制、后期制作配音等,耗费了不少精力,也让王宁尝到了挣钱的喜悦。
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购买光盘的商业模式不再盈利,因为学生会在自己的QQ空间里分享光盘的内容,互联网以极低的成本迅速传播,自己制作的光盘就再也没有人买了。
显然,王宁不愿意从此放弃挣钱的梦想,很快他就琢磨起了全新的商业模式。
2敢于尝试
2008年,王宁在校门口开了一家格子铺。他自己租了一个门面,里面摆满了几百个格子。他没有根据这些格子的位置来放置它们
同理,明码标价,出租给商家用于产品展示和销售。
这相当于超市的商业逻辑。因为他位置好,就在校门口,就会有大量学生帮商家拉客源。于是,很多卖各种小商品的商户都租下了他的小格子,比如零食、水果、小女孩爱用的小饰品等等。
除了租格子,王宁自己也会根据学生的需求购买一些性价比好的产品,甚至根据学生的消费习惯订购一些产品销售。
当一个人太忙的时候,他会雇佣一些同学来按小时参观商店。最高的时候,他一个月能挣上万元。
然而,2008年暑假,他发现自己的店里到处都是和他一样的各种格子店,很快,他火爆的生意就落下了。
商业上就是这样。当你的商业模式被发现有利可图时,很快就会出现抄袭者和复制者。在创业过程中,王宁也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你的商业模式没有核心竞争力,没有护城河,你的想法和模式很快就会被复制甚至被超越。
时光荏苒,大学毕业挣了点小钱的王宁也在思考人生的下一步何去何从。
3勇于尝试
2009年,大学毕业的他转让了格子铺,和大多数同学一样,来到北京寻找机会。他加入了互联网巨头新浪。
他在房产频道做小职员。在这小小的隔间里,拿着微不足道的工资,他什么时候能在北京买到自己的房子?这就是我想要的北京生活吗?工作之余,王宁总是陷入这样的沉思。
一年后,他抑制不住创业梦想,决定辞去新浪的工作。他去香港看望他的女朋友。没想到,这次香港之行让他有了新的创业思路。
他和女友到商场逛街时发现,香港的“登录”异常流行,本地年轻女孩喜欢在店里购买各种潮流商品,包括文具、化妆品和
各种可爱的小玩具。
受此启发,回到北京后,王宁邀请与他共事的几位同学,模仿“登录”创业。他在北京成立了第一家公司--泡泡玛特。
“泡泡玛特”得名于其英文名--“泡泡玛特”。原来,Pop是流行的意思,Mart是超市的意思,王宁想做一家卖各种流行产品的超市。
经过精心筹备,2010年11月,泡泡玛特首店在中关村欧美汇购物中心正式开业。
几经波折,泡泡玛特引入天使投资进行公司扩张,但起初公司经营并不理想,尤其是2010年至20年,公司连续7年亏损,20年亏损高达2000多万。
但王宁执着于自己的商业模式,对泡泡玛特赚钱、给股东带来收益充满信心。
4使它成为一个积极的水果
2017年1月,泡泡玛特登陆新三板,首次实现净利润156万。此后两年,公司产品越来越受市场追捧,利润增长了N倍。到2019年,实现利润1亿元。
今年12月11日,王宁携创立10年的泡泡玛特成功在港交所上市。上市首日泡泡玛特开盘,上市首日报港元,市值突破1065亿港元。
作为创始人,王宁夫妇共同持有股价,身家暴涨547亿港元。今年只有33岁的王宁,个人财富排名河南省第二,仅次于牧原股份的秦英林、钱瑛,成为河南省最年轻的超级富豪。
看来,要想成为富翁,就必须有梦想,而且必须坚持和坚持,让梦想成真。其实有时候商业模式的选择很重要,朋友们,你们怎么看?欢迎在留言区分享您的观点。
赞美不如关注。关注无国界纪事。不会让你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