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起名核名

公司起名_公司起名字大全免费

工商核名

公司核名_工商核名查询系统官网
开公司想不出好名字? 企名网为您推荐
已为 家公司推荐名字
如:贵州企通达财务咨询有限公司,城市是“上海”,行业是“科技”
公司起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工商核名

非常重要,真实有效的号码才能收到核名结果

查询成功

稍后将有工作人员告知您查询结果,感谢您的耐心等待!

撤县改区后公司名称

发表日期:2022-10-08 12:33:49

        与2021年国家发改委提出的“慎终如始撤县设区”相比,措辞从“审慎”升级为“审慎从严”。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张静编辑顾佳璇
        2017年9月15日,杭州临安区挂牌成立。图为9月14日,市民在临安市政府门口拍照留念(图片来自临安旅游)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印发的《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提出,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周密从严抓好县(市)撤县(市)工作;严控省会城市规模扩张。确需调整的,要严格按照并充分论证;精心优化市辖区规模结构。
        与2021年国家发改委提出的“慎终如始撤县设区”相比,措辞从“审慎”升级为“审慎从严”。2022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严格控制撤县设市设区。
        近年来,撤县建市设区被认为是城市扩张最直接、最快速的路径,如今这一模式正在改变。
        它有着悠久的历史
        近年来,省会城市大手笔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合并周边城市,如成都托管简阳、西安托管西咸新区、济南合并莱芜等,周边区域一体化后,这些核心城市的面积、人口、GDP都得到了有效提升。
        二是通过撤县建市、建区来实现城区的扩展。这种形态更快,带来了城市面积和人口的规模增长,也让城市在土地资源、地铁轨道规划等方面更加舒适。
        事实上,撤县建市设区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改革开放以来,它一直是我国城市化的重要路径。“撤县设市来了大量的小城市。”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叶裕民说。
        昆山、江阴、义乌等经济实力较强的县企名网为县级市。据统计,到1998年底,全国约有350个县级市。
        其中,也有一些戴着“城”的帽子,农村人口仍然
        但县与郊区比例不平衡,“伪城镇化”十分突出。为此,1997年国务院停止撤县建市设区。
        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设市标准,严格审批程序,具备调整行政区划条件的县可以有序改为市”。1920年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再次确认了这一方向,提出完善设市标准,使具备调整行政区划条件的县有序改市。在片区改革方面,提出“制定市辖区设置标准,优化市辖区规模和结构”。
        第二次撤县建市设区“热潮”从20日开始。
        据《华夏时报》统计,2014年至2021年,全国共有112个县(市)调整为市辖区,其中2014年、2015年、20年分别为20个、26个、30个。此前20年,每年成功设区的县(市)不超过10个。
        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扩张动作最多。
        广州有增城、从化区,北京有密云、延庆区,上海有崇明区。杭州20年将百强县富阳纳入城区,2017年将县级市临安设为第十个区;成都市分别于2015年、2016年、2020年将双流县、郫县、新津县设区。
        在这波撤县建市设区浪潮中,北上广深、厦门、南京、佛山等一二线城市正式进入“无县时代”,成都、西安等地“强省会”战略加快推进。
        问题浮现
        撤县建市设区“遍地开花”,问题随之而来。
        “撤县设区是很多地市拓展站点屡试不爽的手段。”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教授马亮表示,一些城市通过撤县设区追求土地和行政区划意义上的城镇化,没有促进城乡一体化、人口城镇化、村民市民化,反而带来了很多城乡接合部的治理难题。多个城市“摊大饼”式扩张
        导致行政区划混乱,城市空间结构畸形,公共服务和行政管理效率低下。
        不少城市专家认为,盲目撤县建市设区,不仅会给城市带来新问题,对一些偏远地区或缺乏产业支撑的中小县城也不利。这些地区距离大城市较远,无论是产业吸引力还是公共服务,都存在明显短板。如果大城市纷纷合并周边小县城,进一步强化资源要素虹吸,偏远县域将更加缺乏发展机遇。
        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尹稚认为,近两年撤县设区的冲动,来自于很多城市后备资源不足,想要开疆拓土,在下属行政区域寻找更多发展空间。这种城市发展路径与我国当前生态文明背景下走绿色发展道路、提高发展效率、降低资源消耗的理念背道而驰。因此,严控撤县设市设区,是对近年来一些城市无序扩张的调整。
        2021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比2020年末提高百分点。
        从国际规律看,一般城镇化率达到60后,城镇化速度开始放缓,进入城镇化中后期。我国城镇化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单纯的城区扩张显然已不适应。
        “提升城市品质,丰富城市内涵,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远比撤县设区扩大城区面积更重要。”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说。
        2021年3月,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超大城市要划定并坚守城市开发边界,慎终如始撤县设区。
        2021年4月,国家发改委印发《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提出要慎终如始抓好省会城市管辖,调整市辖区规模。
        地方层面进一步释放了相关信号。广西壮族自治区2022年民政工作会议暨吉林省2022年民政工作会议
        工作会议均要求,各地未经批准不得提出行政区划调整口号,不得向社会公开行政区划工作信息。
        2021年,仅河南洛阳、福建漳州、陕西三明、宝鸡获批撤县改区,数量为近8年来最少。
        2021年5月11日,位于成都市简阳市的成都天府国际机场
        省域副中心城市
        严控撤县设区后,城市是如何“长”起来的?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稳步推进城市群、都市圈建设,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为省辖市发展指明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