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绍在MBA面试中的重要性无需赘述。
面对表情严肃的面试官,很难有效梳理出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以及如何准备。
其实我们想说的是,自我介绍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难。
一份合格的自我介绍通常包括开场白、教育信息、工作经历、报考动机和职业规划。
只要你把这些信息表达清楚,你的自我介绍就完全完成了。
然而,俗话说“知易行难”,如何高效准备,打好面试第一枪?今天就和大家好好聊聊吧。
1
开口
开场白是建立第一印象的开始。如果开场能给面试官留下好印象,后面面试的气氛就轻松多了。
因此,一开始就要注意礼仪,以确保面试官能得到足够的尊重。
老师们,你们好!我叫XXX;
亲爱的老师们,你们好!我叫XXX;
各位考官好!我叫XXX;
...
面试时,如果你想让你的导师记住,你必须清楚地告诉他们你的名字。
如果你的名字有一个有趣/深刻的含义,简洁地解释它,这样面试官就能立刻“记住你”。
开篇部分要注意,不要罗嗦,讲一大堆无用的“废话”,这样会打乱整个面试的节奏。
2
教育信息
开场之后,是时候做真正意义上的自我介绍了。因为时间有限,建议大家一定要学会简明扼要地总结自己的学历信息。
注意,如果你的本科院校不是很出彩,而你报考的是名校,可以“长话短说”。
毕竟,面试要呈现给对方的,一定是对自己有利的优势。
如果面试官对你的本科院校“感兴趣”,但你的母校排名并不突出,不要刻意放低姿态,更不要“嫌弃”
抛弃“母校”。
相反,在面试中,不仅要表现出对母校的热爱,更要用量化的数据展现自己在母校的成绩和收获。
比如,大学四年,我跟随导师xxx做了X个项目/课题,带来了xxx的收获。
这样的回答不仅有效弥补了你本科的“劣势”,也让面试官对你的学习能力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而且,随着答案的深入,你会变得更加自信,以后会玩得更好。
3
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介绍基本涵盖行业/公司、工作年限、工作职责和业绩。事实上,面试官更关注你的工作履历,而不是院校信息。而且,在后续的问答环节,面试官会主要围绕你的工作履历提问。
因此,在正式面试前,一定要认真梳理自己的简历,充分挖掘自己的工作/业绩亮点,以量化数据为基础,简明呈现。不过,在梳理简历的同时,也要注意以下两个细节。1)工作履历一定要“自圆其说”,即使夸大其词,也要有量化的数据支撑,如果前后矛盾,面试官会觉得你的诚信有问题,肯定会被一票否决,至于之前的所有努力,只能化为泡影。
留给自我介绍的时间非常有限,通常不超过三分钟。因此,我们必须选择最重要、最有价值、贡献最高、体现自身管理能力的案例来描述。强调自己的工作职责、角色和贡献,用可量化的数据予以支持,尽量避免使用“优秀”“良好”“好”等形容词。那些不能体现你的重要价值/地位或亲属,或放弃得好、琐碎的工作经历的案例,不仅不能清晰地展现你的职业规划,还容易给考官留下不好的印象。
4
动机/职业规划
动机和职业规划也是面试官非常关注的点。通过考察这两点,可以判断申请者是否对MBA有清晰准确的理解。
在向面试官展示我们职业规划的同时,结合自身的发展方向和对院校的了解,阐述目标院校的MBA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提升,对我们的职业生涯有什么样的长远发展,未来有什么样的意义和价值。
提前呈现自己,可以让面试官觉得你很有思想、深思熟虑,而不是跟风,值得商学院培养。
5
注意事项
1)控制好时间
一般情况下,自我介绍以~2分钟为宜。如果时间过长,会导致面试官的反感,很可能被面试官打断,不利于给面试官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如果时间过短,自我介绍的内容就会过于简略,使面试官无法获得考生充分的背景信息,也不利于考官对考生的客观评价。
2)表达流畅自然,尽量口语化
表达上不要过于生硬,不要让考官觉得自己是在背诵稿子。在表达时,可以适当口语化自我访谈的内容,把握节奏,说话流畅自然。
3)保持适当的礼貌
自我介绍时,不要害怕面对面试官,但也没必要一直看着面试官的眼睛。尽量少加手部辅助。毕竟这不是演讲。保持得体的姿势也很重要。
◆◆◆◆◆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自我介绍不仅能让面试官眼前一亮,还能让自己自信满满,在接下来的面试中发挥出色。
一般来说,准备面试是一项大工程。我们需要做好每一个细节,认真对待、认真准备,才有机会在茫茫人海中脱颖而出。
作为专注于MBA辅导的机构,我们致力于以学术负责的态度帮助每一位同学参加考试
去你心仪的大学并取得成功。
您也可以点击下方二维码进行背景评估,我们的资深辅导专家会为您做一对一的备考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