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西湖区游玩攻略,推荐七大旅游景点,详细信息请看下面的图片和文字,喜欢旅游游玩的朋友可以收藏,想去西湖区的朋友可以参考。
景区1。杭州西湖
2007年,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自古以来,西湖就流传着《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苏小小》等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
湖泊的天然地表水源有金沙江、龙洪江、赤山河(会因河)、长桥河。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路1号
简介:西湖有三秋桂子、柳桥燕柳、九里云松、十里荷花山水等100多个公园景点。有“西湖十景”“新西湖十景”“西湖十景三评”。全国、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0余处,博物馆20余座。著名景点有断桥、雷峰塔、钱王庙、净慈寺、苏小小墓等。
(拥有一处景点:雷峰塔,又名黄妃塔、西关砖塔,位于浙江省会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南岸西照山上的雷峰上。传说是为庆贺宠妃黄氏之子而建,故名“黄妃塔”。后来,因其所在的山名为“雷峰”,逐渐被称为“雷峰塔”。中国民间故事《白蛇传》中,法海和尚骗许仙到金山,白娘子为救许仙水漫金山,被法海镇置于雷峰塔下。
新塔高米,由台基(起保护罩作用)、塔身、塔闸三部分组成,其中塔高米,塔闸高米,地平线以下台基米。)
景区2。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湿地公园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幽雅,文化积淀深厚。与西湖、西樵并称杭州“三西”。是全国首个集城市湿地、农业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2012年1月11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旅游区为
正式授予“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称号。
距西湖不到5公里,规划总面积平方公里。湿地内河流总长100多公里[1],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泊、沼泽等水域。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天目山路518号
简介: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三堤十景”:福堤、绿堤、寿堤三堤。十景:秋苇飞雪、火柿映浪、龙舟得胜、莲滩鹭影、红原回味、芦苇扇月、渔村烟雨、曲水寻梅、告庄晨径、河渚听曲。你就是那个地方。
景区3。西湖区宋城
以“建筑为形,文化为魂”的经营理念,仿宋朝风格打造宋城。主楼依北宋画家张择端长卷《清明上河图》而建,依宋书《楼法式》而建,还原了宋代城市风貌。它是杭州第一个体现宋代文化内涵的主题公园。2000年获得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证书
杭州宋城景区还原了宋代城市风貌。这里有怪街、仙山、石井街、松城河、千年古香樟等景点,铁铺、油坊、酒坊等72家老作坊,清明上河电影馆、聊斋惊魂鬼屋、步步惊心鬼屋等体验项目。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之江路148号
简介:杭州宋城是中国最受欢迎的主题公园。公园里一年四季都有很多活动:有新年庙会、火把节、泼水节、万神节等。身在宋城,恍若隔世。
景区4。西湖区六和塔
六和塔,取佛教“六合尊”之意,故名六和塔;又名六合塔,意为“天地间”;六和塔紧邻钱塘江大桥,登塔可远眺钱塘江。此塔为北宋高僧为镇内钱塘江潮水而建。从外面看,这座近60米长的古塔共有13层,每层都有许多小窗,塔檐和屋角上悬挂着104个铁钟。但实际上,塔内只有七层,“七明六暗”的结构十分独特。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之江路1号
第6名
简介:六和塔须弥座上雕刻有花鸟走兽、飞天、词乐、嘉陵品甲等装饰图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中国建筑史上的实物资料。
景区五、云栖小镇
云栖小镇是西湖区依托阿里云公司和转塘科技经济园两大平台,规划打造的以云生态为主导的产业小镇;这里是云计算产业生态聚集地,利用大数据的计算,把简单的数据变成生产要素。小镇就是要围绕云计算产业特点,构建“共生、共荣、共享”的生态体系。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鹤山街369号
简介:空气很好,不用门票,这里的建筑时尚前卫,很适合锻炼。
景区6。西湖灵山风景区
灵山洞曾被称为云泉洞。位于杭州西南郊灵山上。洞壁刻有“大明六年”字样,距今已有1500多年。总面积4000多平方米。洞层有麒麟迎宾、水下洞、赛昆仑、天柱殿、大云盆等五个殿。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双浦镇灵山村
简介:灵山洞位于杭州富春江畔。灵山洞主洞厅高100多米,有100多个小洞室,分为上下两个大洞室和四层洞厅,总长约400米。洞内石笋高耸,石瀑飞舞,钟乳石遍地。景区集“高、大、奇、险”于一孔,集“风、水、云、瀑”于一体,堪称“西湖第一洞”。
景区七、西湖灵隐寺
灵隐寺又名云林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占地面积约https://www.zhucesz.com/万平方米。[1]灵隐寺的创始人是西印度僧人惠理和尚。南朝梁武帝赐地拓土。五代吴越王钱锺书命永明法师复兴发展,赐名灵隐新寺。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皇帝南巡时赐名为“云林寺”。也是活佛出家的地方。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发云巷1号
简介:灵隐寺
主要以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达摩殿、华严殿为中轴线,两侧附设罗汉殿、济公殿、华严阁、大北楼、方丈楼500座。
(以上部分图片供网络使用,如以上有侵权,可修改,感谢阅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