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任:行政区域名称变更后,人大会期计算方法应统一规范
1983年至1997年,全国有340多个县撤县设市。此外,一些地方撤地设市、撤县设区、不撤县建新城,使得不少地方原有行政区域名称发生变化。但是,行政区域名称变更后人民代表大会各届会议如何计算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规范。
从各地的实际做法来看,撤销区域内设置的市(原区域内只有人大工作委员会而没有人大),变更原行政区划内设置的市或区并撤县,在原有规模较大的镇基础上新设市或区,也是顺理成章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会期都是从“一届一次”开始计算的。而如果行政区划不变,撤县设市、设区,只是行政区域名称发生了变化,人代会召开时,其届会有两种计算方式:一种是在原县人代会的基础上连续计算,因为行政区划没有变化,不需要重新计算人代会届会,连续计算有利于体现本地区人大工作发展历史的连续性;另一个是从“一届”开始重新计算人代会的届次。究其原因,过去的县级人大已经成为历史的一个阶段,而现在的市、区人大则是人大工作新的历史阶段的开始。30多年来,这两种不同的做法和平地延续着,很少争论,也很少上级部门的干预。这说明两者都是合理可行的,不存在违法问题,因为法律没有具体规定。但笔者认为,这并不是一个好现象,因为人代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履职行权的大戏,在会期计算上可以自行裁量,并没有人大工作应有的规范性和严肃性。
1997年国务院冻结“县改市”工作20年后,国家民政部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完善设市标准,严格审批程序”的要求,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积极稳妥、规范有序”重启了这项工作。因此,行政区划不变、地区名称变更的地方人大会议届次计算问题,不能再被忽视,而应尽快提上议事日程,作出统一规范的决定。重庆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文件在开县撤县设区决定的说明中明确提出:“其行政区划范围没有改变。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对类似问题的答复,开县撤县设区后,其区人民代表大会届次按照原县人民代表大会届次连续计算“,笔者对此十分赞同,认为行政区划不变、地区名称变更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届次,以连续计算为好。即便不能就这一观点和做法达成共识,采取统一重新计算人代会届次的办法也未尝不可。无论是连续计算还是重新计算,都应选择两者中的一种,不能继续出现两种计算方法一起使用的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两种人代会会期计算方法的结合,往往有这样的背景因素:人代会之前召开的党代会采用哪种计算方法,人代会就效仿哪种计算方法,政协、工青妇代表大会也是如此。可见,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多方努力,才能引起国家中央层面的高度重视,形成共识后统一规范并实施。返回企名网查看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