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在充满姑苏韵味的芭蕾舞表演中,作为苏州文化艺术展示周开幕演出的芭蕾舞剧《我叫丁香》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作为“相约北京”奥林匹克文化节和第二十二届“相约北京”国际艺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文化艺术展示周将从2022年1月6日持续至20日。活动将以优秀剧目展演、“苏州年味”体验周、非遗纪录片放映等形式,为冬奥添彩,向世界展示具有江南质感的原汁原味姑苏。
1月7日,在充满姑苏韵味的芭蕾舞表演中,作为苏州文化艺术展示周开幕演出的芭蕾舞剧《我叫丁香》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作为“相约北京”奥林匹克文化节和第二十二届“相约北京”国际艺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文化艺术展示周将从2022年1月6日持续至20日。活动将以优秀剧目展演、“苏州年味”体验周、非遗纪录片放映等形式,为冬奥添彩,向世界展示具有江南质感的原汁原味姑苏。
动人的芭蕾身姿、恢弘的交响乐曲、感人的故事情节、全新的舞蹈编排……大幕开启,关于爱与信仰的真实故事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的舞台上娓娓道来。苏州芭蕾舞团原创芭蕾舞剧《我叫丁香》,用脚趾头带领观众走进烟雨江南,在白墙黑瓦间寻找烈士丁香的身影。
动人的芭蕾身姿、恢弘的交响乐曲、感人的故事情节、全新的舞蹈编排……大幕开启,关于爱与信仰的真实故事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的舞台上娓娓道来。苏州芭蕾舞团原创芭蕾舞剧《我叫丁香》,用脚趾头带领观众走进烟雨江南,在白墙黑瓦间寻找烈士丁香的身影。
《我叫丁香》是去年6月成立的苏州芭蕾舞团百年献礼
6月在苏州成功上演。该剧通过烈士丁香、部队宣传员钟人、现代青年乐丁香三个人物的革命信仰传承故事,重塑了历史人物“丁香”,赋予她更丰满厚重的“生命”。精湛的芭蕾演绎、低声吟唱的昆曲、手撑油纸伞的婀娜多姿的江南女子……在这部红色主题舞剧中,丁香烈士的故事温柔细腻、坚毅有力,充满了战争带来的张力,蕴含着不可磨灭的江南气质。
苏州芭蕾舞团百年献礼剧目《我叫丁香》去年6月在苏州成功上演。该剧通过烈士丁香、部队宣传员钟人、现代青年乐丁香三个人物的革命信仰传承故事,重塑了历史人物“丁香”,赋予她更丰满厚重的“生命”。精湛的芭蕾演绎、低声吟唱的昆曲、手撑油纸伞的婀娜多姿的江南女子……在这部红色主题舞剧中,丁香烈士的故事温柔细腻、坚毅有力,充满了战争带来的张力,蕴含着不可磨灭的江南气质。
这是舞团在现实主义作品中的一次尝试和突破,集艺术性、故事性、观赏性于一体。苏州芭蕾舞团团长王全兴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两年来,虽然受疫情影响,我们的国际演出无法成行,但我们依然坚持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作为重点任务。从剧目制作、创作,到艺术传播、公益普及活动,苏芭始终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展现中国芭蕾的艺术风采和江南文化的无穷魅力。”
这是舞团在现实主义作品中的一次尝试和突破,集艺术性、故事性、观赏性于一体。苏州芭蕾舞团团长王全兴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两年来,虽然受疫情影响,我们的国际演出无法成行,但我们依然坚持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作为重点任务。从剧目制作、创作,到艺术传播、公益普及活动,苏巴始终希望通过自己
为展现中国芭蕾的艺术风采和江南文化的无穷魅力而不懈努力。“
与此同时,作为本届艺术展周重点活动的“苏州年味”体验周也于1月6日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拉开帷幕。展厅内,“桃李春风、花开盛世”“灯饰点缀、抬头见福”“绢画、珠圆玉润”“江南蜜糖、团圆团圆”“贵宾出席、好戏连台”“虎虎生威、祝福满满”六大主题区域,将“苏州年味”原汁原味地“搬”到北京,让观者足不出“北京”。
与此同时,作为本届艺术展周重点活动的“苏州年味”体验周也于1月6日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拉开帷幕。展厅内,“桃李春风、花开盛世”“灯饰点缀、抬头见福”“绢画、珠圆玉润”“江南蜜糖、团圆团圆”“贵宾出席、好戏连台”“虎虎生威、祝福满满”六大主题区域,将“苏州年味”原汁原味地“搬”到北京,让观者足不出“北京”。
为了将苏州的非遗文化生动地展现在大家面前,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苏州的非遗文化、品尝非遗美食、体验非遗技艺,主办方开足了脑筋。在现场布置上,不同于传统展示,选用了非遗箱的装置,将有限的空间进行合理分割,更具趣味性,视觉效果更好。在地域之间的交界处,选取御窑金砖、苏式鸟笼、明式家具等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进行展示过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巧妙融入场景。对于想更多了解苏州非遗文化的游客,特别邀请了核雕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周建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邹英姿、明式家具省级传承人宋卫东、古琴演奏家裴金宝与观众互动。
为了将苏州的非遗文化生动地展现在大家面前,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苏州的非遗文化、品尝非遗美食、体验非遗技艺,主办方开足了脑筋。在
现场布置,不同于传统展示,选用了非遗箱的装置,将有限的空间进行合理分割,更具趣味性,视觉效果更好。在地域之间的交界处,选取御窑金砖、苏式鸟笼、明式家具等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进行展示过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巧妙融入场景。对于想更多了解苏州非遗文化的游客,特别邀请了核雕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周建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邹英姿、明式家具省级传承人宋卫东、古琴演奏家裴金宝与观众互动。
“春风在桃,花开富贵”区域展示桃花坞木版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并称为“南桃北柳”,是苏州人过年不可或缺的元素。常见图案有“花开富贵”“和谐”等。“张灯结彩,抬头见幸福”区域展出剪纸、灯彩、湖笔、蒋四须堂国画颜料等项目。其中,蒋四续堂颜料为矿物颜料,颜色经久不变,深受书画爱好者喜爱,远销海内外。苏州素有“丝绸之府”的企名网,精致的面料、精湛的工艺成就了宋锦、苏绣这些享誉世界的精品。它们与盘扣、珍珠一起陈列在“丝恋画、珠圆玉润”区域。一根线、一根针、一粒钮,方寸之间尽显锦绣匠心。游客可以在区域内体验苏绣的针法,近距离感受魅力。“民以食为天”,挑一个麻饼,端一杯茶,冲一杯绿茶,温一壶甜酒。新年总是在热腾腾的美食氛围中悠然而至,很像江南的烟雨。在“江南蜜·团圆”区,苏式糕点、蜜饯、糖果、平望辣酱、碧螺春等非遗美食将一一呈现给游客。优美的琴声、柔美的昆曲、温柔的评弹,这些极具代表性的“苏州声音”将回荡在“VIP出席、好戏连台”区域,为游客带来一场视听盛宴。虎年就要到了。在最后一个非遗箱内,集中展示了苏绣、泥塑、年画、剪纸、核雕、缫丝等与虎有关的非遗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