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GB/T 7714-2015为依据,结合数十家学校和期刊的格式要求文件,详细讲解了参考文献格式的注意事项。
GB/T 7714-2015是最新版的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大多数学校在硕士、博士论文中都采用了该规则,也有部分学校仍沿用该版本甚至1987年版本,但标注思路是一样的,后面会有详细说明。
前言
1.一个大原则
2.基本格式
字体,字号,行距,缩进
标点符号和空格
作者姓名(数量、简称)
3.文件格式
期刊中的分离文献
专著(书籍、散文)
书本和论文中分离的文件
学位论文
电子资源
专利文献
4.结论
GB/T 7714-2015给出了16种参考类型和4种电子资源载体:
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使用的引用只有10类,而常用的只有4类:
电子资源载体将只使用在线网络(OL)。
很少有格式需求文档可以要求编写过程的每一个细节。因此,无论是参考文献的格式,还是整篇论文的格式,格式要求文献涉及的内容要与所需文献统一,要求文献未涉及的内容在排版美观的基础上,做到文脉统一。(例如,正文括号的样式、图表的标题和图表中文字的大小等)
1.常见的字号有两种:
①与课文一致(中文宋体,英文数字乘以新罗马,小4号);
②比文字字号小一个数字(中文宋体,英文数字乘以新罗马,第5号)。
用楷书、仿宋的流派寥寥无几。
2.常见的行距是倍,22磅,倍。
3.缩进方式:悬挂压痕、一线压痕、无压痕均出现(GB/T 7714-2015中的悬挂压痕)。
缩进方法在段落对话框中修改:
如果学校没有明确要求,选择粗体格式,即中文宋体、英文数字乘以新罗马、小四、倍数或22磅行距、挂缩进。
一直以来,对于标点符号、全宽、半宽、空格都存在争议,大多数学校的格式要求文件中都没有明确说明,甚至本身也存在不一致的地方。关于标点符号,GB/T 7715-2015要求如下:
对于全角和半角没有明确的解释。全角标点符号是占1个汉字宽度的标点符号,是以中文状态输入,半角标点符号占一半汉字宽度左右,是以英文状态输入。
首先,毫无疑问,英文参考文献中的标点符号必须是半角标点符号,而且按照英文输入的习惯,标点符号后面要加一个空格,否则就会把上一句的最后一个字和下一句的第一个字连在一起。
对于汉语文学中的标点符号,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
(1)与英文文献一致,均采用半角标点+空格的形式;
②全部使用全角标点,标点后不加空格。
全角度“。可以按以下方式输入。首先,输入“。”在英文输入法下,选择->改变大小写->改变为“全角度”。
当然,如果觉得全尖括号太宽不好看,可以改成半尖括号,要牢记“统一”这个大原则。如果使用全尖括号,则使用所有全尖括号;如果使用半尖括号,则使用所有半尖括号。(以上是在未明确学校格式要求的前提下。)
提炼GB/T 7714-2015中关于作者姓名格式的有效信息,有两点:
①作者
如果不超过三个,就全部记录下来。如超过三个,在第三人姓名后加上“等”或“等”,作者之间以逗号间隔;
②英语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缩写的方式。姓氏的字母全部大写,缩写后不加缩写点,即是这样:
但在实际论文写作过程中,很少有学校大写全部使用这个姓的字母,大多采用以下方法:
如果格式要求中没有明确要求,建议采用第二种,因为第二种多用于举例的格式要求文件中,查阅国内外期刊时很少使用大写姓氏的全部字母。
此外,不同学校的格式要求会有细微差别,大多体现在标点符号与人名的联系上:
这就需要根据格式要求检查细节了~
以下格式描述基于GB/T7714-2015,省略了一些很少使用的信息。
期刊中的沉淀文献需要这七项信息,有几点需要注意:
分开公文标题:公文名称中实词首字母是否全部大写,建议统一;
期刊名称:所有实词首字母是否大写,是否使用缩写,建议统一;
卷(期):有的期刊只有期号没有卷号(中文期刊居多),有的期刊只有卷号没有期号(英文期刊居多),所以如果你反复查询还是找不到某条信息,不要怀疑自己~
页码:有些发表在网络期刊上的文章只有文章号,没有页码。在这种情况下,在页码位置写文章代码是可以的。
除了图片标注的内容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书籍和散文来说,第9项的页码并不是必填项。如果你不确定你引用的是哪几页的书或文章,你可以不标记它们。
此外,在各种方式衍生的专著参考文献中,出版地是最容易缺失的
一项。
整本散文集的引文并不多见。
应注意以下几点:
专著主要负责人:如果是已出版的图书或论文集,在此写编辑;如果没有找到编辑信息,可以写作出版书籍或散文,如XX协会、XX研究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