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永远是为服务而存在的。
“环球旅讯”目的地景区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多景区都会有取票机,取票机的提供商是美团、携程、同程。景区为何不自制取票机?即使景区自行部署了取票机,成本投入也不低,但其搭载的取票核验功能可以通过小程序二维码解决。景区对此是如何考虑的?
这个小问题的背后,折射出景区数字化进程中的痛点。当然,不仅在景区管理上,消费者也在不断吐槽在目的地景区遇到的糟心事。
一直以来,很多景区并没有把重点放在数字化转型上。但在疫情防控背景下,景区线上预约的政策要求,正倒逼景区加速数字化转型。然而,面对“乱花钱、变诱人”的科技世界,究竟哪种技术能真正帮到景区?
11月27日,在“2020全球文旅峰会数字旅游展”分论坛“中国目的地数字峰会”(DDC)上,杭州运河集团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支晨燕、腾讯云副总裁方腾飞、石基信息石基昆仑董事总经理胡世勇、杭州乐园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乐出席会议,围绕“智慧景区能否成为疫情下的突破口?”关于.的话题的讨论。本届会议由环球旅讯CEO李超主持。
沉寂的数据,景区数字化运营之痛
对于景区门前的取票机,支晨燕表示,这很可能是甲方不懂技术的结果。王乐指出,首先,取票机由OTA免费提供给景区,很多景区在考虑成本后会选择同意;其次,当携程取票机落地景区后,同程旅游、飞猪、美团都会选择跟进,以抢流量入口。
但不同的景区会有不同的选择,杭州乐园没有售票机。王乐认为,这是企业性质不同造成的。作为一家民营企业,杭州乐园在景区的管理运营中将更加注重效率。但王乐坦言,疫情确实加速了景区数量
疫情前,王乐认为景区最不可能被数字化取代的岗位是售票员。
胡世勇从乙方角度解读景区取票机。携程、美团等互联网企业跑得比传统景区快。当时,他们要介入景区的IT信息化建设,只能通过取票机来实现,这些设备在今天看来有些繁琐。此外,疫情之前,无论是景区员工还是消费者,都没有持身份证登记预约的意识。
取票机问题只是景区管理运营痛点中的一个小案例。支晨燕表示,景区数字化运营面临诸多困难:一是市场上旅游科技公司太多,但景区无法区分不同旅游科技公司的强项;其次,景区管理经营者不信任旅游科技公司,认为其有私心,谈合作只为获取景区的数据;第三,很多科技公司其实并不了解景区的运营,在提供服务时也没有站在甲方的角度考虑。
“景区数字化建设将是一笔巨大的投资。”方腾飞说,这也让景区在选择供应商时小心翼翼。毕竟,谁也不想在投入巨资后“竹篮打水一场空”。此外,景区投入的硬件设备生命周期很短,只有几个月到几年。这也是景区数字化建设的一个痛点隐患。
王乐指出,不同旅游科技公司系统不兼容给景区运营带来困扰。景区业态多种多样,在不同的项目中往往与不同的旅游科技公司签约。但不同旅游科技公司的不兼容,让目的地景区做了大量的沟通和磨合工作。
对此,胡世勇指出,一开始就应该做好景区的顶层设计,这样在后期选择供应商的时候,就可以要求他们按照这个标准来做,这样可以为景区节省很多精力。他举了一个例子。长隆也面临系统不兼容的问题,但上海迪士尼没有。“因为上海迪士尼在建设之初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并有完整的解决方案。”长隆之后我也做
顶层设计成为行业新标杆。
除了系统内部的系统集成,景区或文旅综合体还面临着与景区内购物中心、高端酒店等合作公司的数据接入问题。胡世勇说,这件事在技术上是可以解决的,国内外都有成功案例。目前的难点在于景区或文旅综合体与这些合作企业的合作机制,以及双方在数据、产品控制权、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划分。
此外,支晨燕指出,很多景区有很多数据,但不知道如何利用和盘活数据。不仅如此,景区多元化的业态、不同的销售渠道、产品以及接二连三的优惠活动,让景区财务部门感到痛心。“现在景区财务部门很难把公司的账算成一分钱。”胡世勇说。
景区数字化运营未触及的真空地带
景区在利用数字化提升用户体验方面也走了不少弯路。比如,一些景区推出的迎宾机器人,从目前的应用效果来看,只是一个噱头,起不到实际作用。方腾飞指出,从后台呈现的数据来看,游客与这些机器人交谈时最喜欢提到的问题是:你叫什么名字、多大年纪、住在哪里?
方腾飞表示,景区在引入智能设备时,不仅要追求科技酷炫,还要考虑是否能真正提升用户体验。景区的共享充电宝被方腾飞认为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一是景区引入共享充电宝不需要投资,可以从中收取高额分成;其次,使用充电宝是用户高频出行的刚需。
王乐说,同样的智能产品,对于不同的景区,可能会起到不同的作用。比如语音导航,对于开放式游乐园来说,语音导航几乎没有作用;但对于一个水族馆或博物馆来说,音频导航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此外,在利用数字技术提升用户体验的探索上,还有很多未触及之处。胡世勇指出,景区游玩前的线上探索已经相对成熟,但游客进入景区后,
数字化转型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游览线路查询、高峰时段就餐问题、游览项目排队等,这些体验痛点或许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得到缓解。
方腾飞指出,景区在为消费者提供目的地信息的过程中走了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目的地景区信息不透明,游客很难找到关于景区内容的有效信息;另一个极端是,一些知名目的地信息过于丰富,导致信息过载,游客很难在最短时间内找到有用的信息。那么如何在线上精准传递旅游信息,也是旅游业在数字化尝试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其次,部分旅游目的地数字化系统尚未建立,用户在行程前、行程中、行程后接触到不同的景区入口,需要消费者切换多个场景,操作起来比较麻烦。
第三个景区由于缺乏渠道或缺乏效率,没有向消费者介绍自己独特的优势项目和产品;消费者无法准确把握景区有趣的内容。于是,今天很多消费者游览景区就像看一部肥皂剧,只是把景区作为社交或与家人交流的背景板,而景区本身的体验感并不是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