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上很多人选择将社保挂靠到别人的公司,但我国有很多促进就业的政策很有吸引力,比如一次性创业补贴、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等,那么挂靠社保算不算正式就业呢?
其实,挂靠社保是正常就业,但挂靠社保是违法行为,不要再犯这样的错误。
很多人可能不在乎。他们认为我把社保费交给单位,单位给我交保险,这不是正常逻辑吗?实际上,按照国家规定,只有双方建立劳动关系。企业可以有资格为员工缴纳五项社保保险。
社会保险的缴费等于缴费基数乘以缴费比例。社保缴费基数一般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或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月平均值执行。如果用人单位不给参保人员缴费,其实很容易被税务部门查处。特别是金税四期制度实施后,挂靠社保的行为将受到极大抑制。
叫社保是违法的。我们所谓挂靠社保关系,实际上是办理虚假招聘手续,用人单位申报虚假缴费基数。这些做法完全符合《社会保险法》第88条。“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待遇,处骗取数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社会保障缴费社会保障基数社会保障基金
很多人把社会保险关系称为什么?主要是领取失业救济金和生育津贴。虚构劳动关系而没有真实就业,再加上虚假的失业手续,都是欺诈行为。比如生育津贴,要按照上年度企业职工缴费基数平均值发放,单位挂靠社保的职工肯定没有工资,这也是一种造假。有些人是为了子女就学、积分落户等政策方便,与骗保无关。
这样的案例其实很多。比如,几年前,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公安分局了解到,一
男子通过“串线”办理虚假身份,更改年龄,将职业改为特殊工种,从50岁起领取社保,9年来领取21万余元。相关人员被依法刑事拘留。
2020年6月30日,北京市医保局、市公安局联合通报两起虚构劳动关系诈骗案。相关公司通过挂靠社保关系,支出社会保险基金273万余元,支出生育保险基金98万余元。近20人因涉嫌诈骗罪被依法刑事拘留。
因此,挂靠行为是不可接受的。如果我们需要养老、医疗保险,建议通过灵活就业人员自己缴费。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方式肯定是单位没有职工。而且可以享受一定的国家促进就业补贴,如一次性创业补贴、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等。因此,不要搞挂靠社保关系。否则,你应该为你的行为负责。
有网友留言说,外地户籍人员不允许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保怎么办?一般建议可以回户籍地参保,或者其他限制较低的地区。不过也有好消息,根据国家工作安排,2021年9月底前,人社部将出台新政策,放开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预计不久人们就能选择灵活就业人员在工作地参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