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想要个好名字?我们为什么要做一个关于农业名称的专栏?
命名对一个人和新农人都很重要。一个产品、一个公司诞生,第一件事就是给它起名字。
名不正,字不顺,字不顺就不会出什么事。新农人创业,无论是农场、农业公司还是农产品,无论是家庭农场、农家乐、采摘民宿,还是田园综合体。对小丽来说,谁都想有个好名字;对大理来说,名字的好坏,关系到商业的兴衰和前途。
现在大家都在谈论品牌。在农产品食品行业,在乡村休闲旅游行业,一个朗朗上口的品牌名称往往成为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例如,2020年鲁花品牌价值评估为1亿元人民币,在国内食品加工行业排名第一。凉茶行业知名品牌王老吉估值达亿元。
好名字值千金,不仅值千金,实际上值亿元!
其实,品牌并不是在企业或农场做出产品的那一刻诞生的,而是在有了自己名字的那一刻诞生的。一个个响当当的品牌名号,让不少创业者为此绞尽脑汁。举几个例子:
娃哈哈的名字是向社会征集的。1987年,宗庆后承包了杭州市上城区一家校办企业,通过代销加工赚到了第一桶金。但宗庆后认为,对于没有自己产品的企业来说,不是长久之计。他与高校教授合作,研发儿童营养液这一冷门新品,但名字还没定下来。
1987年,宗庆后接受建议,在《杭州日报》刊登“获奖征名启事”,征集产品名称。申请书一封接一封。随后,宗庆后专门面向省市新闻单位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记者参与冠名。厂家从征集到的五六十个名字中选出四五个,“组织专家从市场营销、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学、文献学等方面研究论证”,最终圈定了“娃哈哈”!
名中奖者获得500元奖金--当时恐怕没有人能想到。30多年后,据胡润
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2020年,娃哈哈品牌估值达到600亿元!
蒙牛的诞生是团队创造力的结晶。1999年初,包括牛根生在内的蒙牛一批创始人在呼和浩特反复进行“头脑风暴”式讨论,给即将注册的新公司起了一个会说话的名字。本着“想得简单,就能成功”的原则,孙先红说:看看别人的“澳牛”,简直就是“澳牛”。一句话惊醒了梦中人,不知是谁脱口而出:“那就叫蒙牛吧!”由此,诞生了未来乳业三甲品牌“蒙牛”。
姓名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地址,一个可识别的符号,而且是一种可交流的媒介。它具有排他性和特定性,对外部市场和内部经营发挥着巨大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对外:大大拉近与客户的距离,打开市场
名称的本质是通过文字和符号的交流影响与消费者的距离。被誉为“美国营销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概念”、被《财富》杂志评为“史上最佳100部商业经典”第一名的Ploygion说,“由于产品之间的差异在许多产品类别中微不足道,一个好名字意味着销售额可以相差数百万美元”。换句话说,“在产品之间差别不大的情况下,好名字意味着销量可以相差好几倍。”
怎么理解?
1.化解“信+用”双层疑虑,拉近客户距离
谷峰认为,商业的本质是“信用”二字。“用”是对消费者的价值;“信”,就是企业和产品被相信、被信赖。
产品与客户的距离可以用“近在咫尺”来形容:做得好,近在咫尺;做得不好,就是世界末日--如果能把所有想要向消费者表达的核心信息浓缩成一个好名字,不需要再表达,打消顾客对“信任+使用”的疑虑,那么与顾客的距离就不再是“世界末日”,而是“近在咫尺”。
事实上,即使只解决了“信+用”中的一个问题,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一)解“信”:
最直接的就是用一个人的名字命名,并为信背书:比如著名的王老吉凉茶,是清道光年间(约1830年)广东鹤山人王泽邦(乳名阿吉)创制的。吴裕泰、张一元茶馆,以及始创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的王致和腐乳等,现代的也有。河北保定大悟农牧集团以创始人孙大悟命名。
“信”的极致是来自最高层的背书。比如在天津,这种传承百年的老素食小吃--石头门坎素食包,就很受人们欢迎。
大家都知道这里的素馒头很好吃。它们好吃到什么程度?慈禧太后品尝了这里的素包,并给它起了自己的名字,使这个素包的名字闻名全国。
(二)解决土地“用”的问题:
比如,有一种梨名叫“润之”。还有一款“花时乐”的山楂清凉饮料,与“花时乐”谐音。“耗时乐”不仅准确表达了帮助消化的产品卖点,还传递了休闲快乐的产品体验。类似经典案例“可口可乐”,既表达了产品的功效特性,又贴近消费者情感,具有异曲同工之处。
2.打动消费者的有效工具
怎么做?
(1)动之以情:以上“费时乐”和可口可乐动之以情。还有,在《粮油》中,为什么要演金龙鱼、长寿门、福临门?希望在家人的日常生活和节日礼物中表达祝福。
(2)有感而发,有感而发: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领域,杭州莫干山有一家知名的网红民宿,叫裸心谷,禅意十足,吸引了不少寻找心灵洗涤、精神回归之地的都市精英。
有一本书叫《苦的年纪不要选择安逸》,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单凭名字就产生了不少销量。
达利食品成立于1989年9月,总部位于福建泉州,因董事长许世辉倡导的“成就和谐、造福众生”的核心理念而得名,一度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民族品牌食品生产独资龙头企业”。在这个过程中,这个名字也应该被记入。
3.高效沟通的武器
企业和产品要与公众沟通,顺序是名称、口号、地图、产品以及后续的广告营销。在传播速度和功效上,姓名是最直接、最有力的,远远大于其他途径。名字命名得好,消费者就能记住一次,过目不忘。比如改革开放之初的“傻子瓜子”,云南的旅游胜地香格里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