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找工作,没想到稀里糊涂签了购车合同。日前,来安徽无锡办事的李先生就遇到了这样一件烦心事。家人不同意他买车,希望他还2万元定金,但他提出却屡遭拒绝。给小南打电话求助后,记者陪同李先生来到相关公司,协调办理了退押金事宜。
网上求职,稀里糊涂签了车约
李先生最近刚从老家来到无锡,妻子在宜兴工作。他决定找份工作。上月底,他在网上发布求职信息,很快就有人联系他,说他有一份货车司机的工作,收入不错,让他第二天去面试。
这家物流公司位于经开区沿海城附近的一栋写字楼里。面试结束后,他签了两份合同,其中一份是订车合同,另一份是与物流公司的合同。在用车合同中,他需要购买一辆面包车,月供3700元,为期三年。当天,他被要求交2万元定金买车。合同显示,如果李先生违约,定金不予退还。
“当时接待人员说是帮我买车。”李先生说,他一开始以为物流公司会买车帮我买车,他负责出车。但回到家,妻子却责骂他,说合同不是故意的,让他不要做这样的工作。他上网查了一下,发现各地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买了车,没有那么多货可以拉,或者拉了货就拿不到钱,损失很大。
他马上打电话给物流公司,说他不想买车,也不想做这份工作。他能退押金吗?但物流公司表示,如果李先生因自身原因不想买车,一分钱也不退。
在李先生看来,他并没有提车。可能物流公司连买车申请都没提交,他要交2万元,太贵了。他几次与物流公司交涉,但对方始终不肯松口。
合同“特殊”:自己买车的费用是公司牌照
李先生签订的合同中有许多特殊条款。如购买费、许可证、保险和偷窃
哄抢、丢失等各种费用和损失需要李先生承担,但需要打卡在物流公司名下,每季度向物流公司缴纳4000元管理费。在用车合同中,该车明确需要李先生贷款购买。三年车贷还清后,李先生若想要回车,物流公司不退2万元定金。
日前,记者陪同李先生来到物流公司了解情况。
某物流公司负责人:
李先生购买了一辆市场价13万元左右的货车,贷款利息在5左右。之所以要以公司名义对公司进行许可,是因为个人无法取得相关运输许可证。他认为,自己公司的货车司机月入2万多元很正常。李先生根本不用担心。错过这样的机会真可惜。
在记者协调下,物流公司最终答应退还李先生8000元。今天从李先生处得知,他收到了这家物流公司负责人的微信转账。“我花了1万多元买了一节课,”李先生说,他感谢报社的帮助。
:加强自身法律素养,也可向职能部门反映
无锡市法州办事处王强:
定金有一定的原则,如不超过合同价的20%。如果李先生拟购买的汽车总价在13万元左右,因违约而扣除的2万元定金属于合理范围。从诚实信用原则出发,李先生作为成年人,应当提高法律素养,在签订合同时理性判断。违约要承担一定责任,所以只有在目前的情况下,退还部分定金才算幸运。
如果李先生出钱买车,最终没有拿到车,可以认为物流公司非法占有财物,属于诈骗。此外,在此过程中,如果物流公司存在虚假宣传行为,比如声称每个月有几万元的承运收入,实际没有达到,可以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不过,李先生担心后续的断货承运人事件,也需要相关证据,比如要在网上查到相关公司的一些投诉,或者其他司机也遇到类似现象。这样,李先生就可以要求解除合同,让物流公司
公司承担贷款损失等等。
有人说,如果这类公司确实存在问题,大多数都是走在法律的边缘。如果实在不想还保证金,当事人也可以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等行政机关反映,为今后判断相关公司的行为是否存在问题提供依据。
小南来副手
帮办寻亲、帮办牵线、帮办表态、帮办提醒、帮办询问、帮办调研、帮办故事会,十八般武艺见小南。如有需要,请使用18823719231或添加小南微信(ID:jnwbxn)。请小南帮你。
结束
记者:黄晓
魏来摄
校对:缪敏
编辑:朱燕
江南晚报
江南晚报
转载这篇文章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持权属证明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你。电子邮件地址:new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