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月全国吸收外资4810亿元同比增长--中国吸收外资呈上升趋势
外商来华投资仍在继续!近日,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增长,也高于2019年同期。专家表示,吸引外资表现强劲,说明外资依然看好中国。坚定不移的改革开放和旺盛的市场需求,将是中国今后吸引外资的长期优势。
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增加
数据显示,在华外资企业数量保持大幅增长。1-5月,全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8497家,同比增长,比2019年同期有所增长。同期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810亿元。
分产业看,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819亿元,同比增长。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增长,其中高技术服务业增长,高技术制造业增长25。5%。
分地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东盟、欧盟实际投资同比分别增加56个和56个(含通过自由港投资数据)。
分地区看,东、中、西部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37个、36个和36个。
吸引外资“上升”态势向好,延续了去年以来的向好态势。去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大幅下降。我国成功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带来的严重冲击,实际利用外资逆势增长,成为第一大外资流入国。全国实际使用外资1亿元,同比增长,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本轮外资来华投资的一大特点是立足中国、面向中国市场。外资纷纷来华,说明他们看好中国经济、市场和消费。”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对本报记者表示,从吸引外资的结构来看,服务业继续成为吸引外资的主体,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的体现,与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同步。高端服务业发展和消费升级正成为市场普遍看好的方向。
对外商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今年以来,全国各地招商引资亮点纷呈。前4个月,上海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0家、外资研发中心7家,累计分别达到791家和488家;1-4月,江苏省投资3000万美国元以上大项目同比增长,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海南前4个月新设外资企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翻两番……
招商引资的“磁力”从何而来?
陈凤英认为,一方面,世界经济复苏是大背景,跨境并购等经贸活动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一直在复苏;另一方面,中国抗击疫情和复工复产取得的积极成效发挥了巨大作用。两者形成的独特优势,使外商在关键时刻能够顺利投资生产,拥有稳定的市场,形成稳定的预期。此外,在全球疫情大流行背景下,中国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对外国投资者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经合组织日前发布的最新《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计,中国经济将保持稳健复苏步伐,2021年和2022年经济增速有望达到和,均高于此前预测水平,也高于全球增长水平。此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发布了《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2021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上调5个百分点至。
经合组织专家表示,得益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多个行业加快开放,中国经济迅速恢复增长,使中国成为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更现实的目的地。中国良好的增长前景和进一步的开放措施将有助于中国继续吸引外资流入。
稳总量、优结构、提质量
举办跨国公司领导人峰会,国家部委负责人与跨国公司代表面对面,多地举办外资精准招商洽谈会……今年以来,跨国公司与各地各部门继续保持频繁互动。
事实上,去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为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跨国公司在华经营的影响,相关部门重点帮助企业解决
一系列措施攻坚克难,进一步扩大开放。
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此前介绍,系列举措包括积极落实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全面取消商务部门对外资企业设立、变更的核准和备案;修订发布全国和自贸试验区新版负面清单,进一步放宽外商投资准入门槛;发布《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0年版)》,扩大鼓励外商投资范围;出台一系列稳外资配套文件,对冲疫情不利影响。
“今年利用外资将着力稳总量、优结构、提质量。”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要在营商环境上下更大功夫,落实好外商投资法,推动商签更多高标准经贸协定。此外,要完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动外商投资准入门槛不断降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陈凤英认为,中国大市场的需求和坚定不移的改革开放,永远是中国吸引外资的长期优势。“展望未来,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可能面临调整,但我国对外资的吸引力仍在,未来吸引外资将继续呈现亮点。”陈凤英说。(记者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