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女总裁杨慧珍:迎娶清华英才,国内捐款60亿,低调行事
在中国,提到房地产行业,碧桂园地产可谓家喻户晓。碧桂园地产曾是家族企业,现任总裁为杨惠妍。25岁的她从父亲手中接过接力棒,肩负起管理碧桂园的责任。
低调稳重的杨惠妍肩负家族企业重任
杨惠妍1981年出生于广州,家中排行老二,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杨惠妍的性格很低调。在老师和同学眼中,她是一个内向的女孩。
杨惠妍的父亲是著名房企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杨国强小时候家里很穷,几乎每天都在饿肚子里度过,所以他从来没有放弃过任何赚钱的机会。
1992年,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借此机会,杨国强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首先,他收购了北极工程公司,成为第一大股东。
后来更名为广东腾越建筑工程公司,成为碧桂园的子公司。此后,碧桂园在房地产行业的知名度越来越高。
杨惠妍在家乡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到了上中学的年龄,父母带她去了广东碧桂园旗下的一所教育国际中学。杨惠妍的理想,其实是做一名教书育人的老师。她不想接过父亲的班,成为总裁来管理企业。
但现实是残酷的。杨惠艳的姐姐身体不好,经常发烧,根本管不了企业。杨惠艳的姐姐年纪太小,还不能经营企业,杨国强只能选择让二女儿打理生意。
不断努力,她成为中国女首富
为了培养杨惠妍,大二时,杨国强被父亲送出国,去英国留学。2001年,杨惠妍凭借自己的刻苦努力考入俄亥俄州立大学。她为家族企业学习营销和物流。即使杨惠妍
她学的是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却深知“学一个爱一个”的道理。
经过努力学习,她在大学里学的每门课程期末都得了“A”,是课程第一名。此外,杨惠妍也很独立,大学期间几乎没有向家里要过生活费。年,杨惠妍毕业时,校长亲自为她颁发了证书。
毕业后,杨惠妍到公司担任采购部经理。因为杨惠妍没上大学的时候,杨国强就带着她去公司,参加公司的各种会议,会后给她讲解会议上做出的决定,教她如何更好地管理公司。
看到杨惠艳的成绩后,杨国强很欣慰。经过深思熟虑,他给了杨惠妍碧桂园70多股。随后,她成为碧桂园第一大股东。
2007年11月,杨惠妍以160亿元身家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女首富。
一时之间,杨惠妍的名字传遍了商圈。不过,杨惠妍很低调。即使成为首富,她也没有炫耀,甚至多次拒绝记者采访。
全力整顿碧桂园,走上成为现代企业之路
杨惠妍刚上任时,就发现公司存在很多问题,于是全力对公司进行改造。当时广东人很注重家庭观念,所以公司里的董事大多是杨国强的亲戚。
这些董事虽然身居高位,但平日里无所事事,给公司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这一切,杨惠妍看在眼里。
由于常年为公司操劳,杨国强身体不好。去美国治疗,杨惠妍找到了机会。
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美国带来了全新的管理团队,为碧桂园注入了新鲜血液。这一变化,也让业界对杨惠妍有了新的认识,她也真正在业内站稳了脚跟。
2006年12月,杨惠妍亦顺利企名网为集团董事。在她的腰带上
在其带领下,碧桂园集团于2007年正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上市当日市值达1189亿港元。
迎难而上,不断开拓新领域
不幸的是,刚刚上任的杨惠妍遇到了2008年的经济危机。在这次经济危机中,许多企业受到美国华尔街的影响,濒临破产。
但业务天赋极强的杨惠妍抓住机遇,提出了“质量年”的新要求。杨惠妍通过大力提升产品质量、适应消费者需求,带领企业摆脱经济危机,实现企业转型升级。
2012年,杨惠妍还顺利担任碧桂园集团副总裁。在新的层面上,她也对碧桂园集团的未来感到担忧。首先,她实施了“拆分术”,即碧桂园旗下公司独立上市。
杨惠妍将碧桂园的重心转移到教育上。目前,碧桂园已涉足国际学校、双语学校、幼儿园、学科教育培训等领域,可以说,碧桂园基本涵盖了教育的方方面面。
资本“拆分”几年后,杨惠妍将重心转移到融资收购上。她把融资来的钱用在了物业管理、城市服务、科技智能服务水平等领域。
2019年,碧桂园创投正式成立。这家公司涉足农业、互联网、物流、消费等多个领域,最重要的领域是航空航天。这些成绩也让杨惠妍平均每天收入4000万,紧随其后成为榜单首富。
嫁清华才子,事业爱情双丰收
在杨惠妍的带领下,碧桂园集团业绩蒸蒸日上,但杨惠妍在爱情上也没有落下。杨惠妍的丈夫陈姓,1978年11月出生,哈尔滨人。
陈在清华大学学习化学工程,然后离开大学去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学习。
早年,杨惠妍还曾赴英国留学。经朋友牵线,杨惠妍认识了陈某某。在朋友家
在不断的牵线搭桥下,他们慢慢走到了一起。2006年,杨国强还为杨惠妍举办了盛大的婚礼。
陈的父亲在政府部门工作。他是官二代。
但作为一个父亲,陈没有傲慢,而是非常努力,最终获得了皇家霍洛威和伦敦大学贝德福德学院的生物科学研究硕士学位。年,他被任命为广东省青年留学联谊会首任会长。
可以说,陈不仅知识丰富,能力也很强。
目前,陈某某在碧桂园集团担任董事会董事,夫妻强强联合,一个对内掌管房地产公司,一个对外投资新的房地产业务,共同发展碧桂园集团。
发展公司不忘奉献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