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喜迎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采访活动·劳动者最美”
高炉上的工人发明家
--酒钢集团红星股份有限公司炼铁厂机械助理工程师李银喜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徐俊勇
日前,记者在酒钢集团红星有限公司炼铁厂高炉设备保障作业区见到了机械助理工程师李银喜。这两天,他刚刚完成了一项装置改造。
“前段时间,热风炉布袋区燃气管道人孔频繁漏水,我一直在想改进方法。”李银喜说,经过查阅资料和反复试验,他将原来厚漆密封的石棉板改为加工“U”型槽、加装橡胶条密封,有效避免了燃气管道人孔频繁泄漏,提高了设备本质安全性。
“一种高炉喷煤罐底封装置”“一种磨煤机磨辊密封维护辅助装置”“提高润滑系统油液清洁度的技术改造”……近年来,李银喜先后研发出10余项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的发明,其中2项获得国家专利,2项获得全国发明展览会铜奖。
取得这么多成绩的原因是什么?用李银喜自己的话说,就是琢磨的力量。
刚到企业时,李银喜白天跟着老师傅学习技术,晚上总结梳理所学。有时突然冒出一个想法,他就拿起笔开始画画计算。“我从来不怕失败,失败了才知道‘此路不通',才有机会成功。”李银喜说。
在高炉喷煤过程中,煤粉通过喷枪通过直吹管喷入高炉空气中。喷枪损坏后,会导致煤粉射流改变流向,冲刷高炉吹管和风口,缩短高炉使用寿命,造成吹管和风口烧穿等安全事故。为解决这一问题,李银喜萌生了“改良”的想法。他白天在现场观察,晚上在家看资料。他提出将原来的喷枪连接方式改为插入式焊接,并在喷枪
前端安装陶瓷管防止枪头磨漏的方法。实施后,解决了喷枪频繁磨损、煤粉泄漏的技术难题,减轻了操作人员频繁换枪、调枪的劳动强度,年节约备件费用45万元。
近年来,随着煤种的变化,喷煤系统流化头使用后不到3个月,过滤网就会磨损漏粉。李银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过现场反复比较,他决定利用废弃流化板制作流化封头过滤器。由于流化板采用不锈钢合金,李银喜创新性地提出了通过二次焊接增加焊接强度和紧密度的方法,保证了焊接的密封性和牢固性。改造后,流化封头使用寿命延长至两年,每年可节约成本1万元。
以往更换磨煤机衬板时,需要拆卸衬板,直接影响工期和质量。李银喜下定决心,一定要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多次失败后,他大胆提出用液压缸顶起重达30吨的磨辊,直接更换衬垫,无需拆卸机身。实施后,更换衬板仅需3天,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在工作中,那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总会激发李银喜通过创新、另辟蹊径突破问题的激情,每解决一个问题他都会很开心。”提起李银喜,炼铁厂高炉设备保障作业区党支部副书记、副作业长李平连连称赞。
十年磨一剑,今朝试锋芒。为了擦亮高炉检修这把尖刀,从2010年开始,李银喜在高炉上一干就是10多年,先后荣获酒钢集团“金牌工”“工匠”等称号。2021年被甘肃省工人技术协会评选为“工人发明家”。
面对荣誉,李银喜没有沾沾自喜。“作为新时代的产业工人,要与时俱进,紧跟当前科技潮流,了解、掌握、吸收、运用这些技术方法,服务好科学生产。”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