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茶营销启示:如何让品牌被记住、被喜欢?
首席品牌智库
作者冰三
号称“设计公司”,似乎一直都有一颗设计师的心。
自称“灵感之茶”,制作的海报比艺术品还要精致,店面装修堪比美术馆。
近日,喜茶还联合新裤子乐队主唱庞宽、五人乐队设计师大胡子、高夏经理人童芸,表示将开启灵感探索之旅。
众所周知,灵感是一种神秘的东西,那么茶是如何“创造灵感”的呢?
[借用]
借力视觉文化符号挖掘“有意识”灵感
什么是灵感?
百度百科是这样解释的:
灵感又称灵感思维,是指文学技术活动中瞬间产生的创造性突发性思维状态。
灵感的产生受到意识和无意识转化的影响,而意识和无意识转化又受到自身特点和外部条件的影响。
从意识的角度看,喜茶对灵感的创造在于对“有意识”文化符号的借用。
喜茶联合五人乐队视觉设计师比尔德,借力日常视觉文化符号,打造了以“益喜星街”为主题的太空小店。
创造力的本质是开发借用的能量。品牌建设的第一步不是设计,而是选择借力的精力。借力熟悉的能量,将抽象的事物转化为人们更容易理解的立场和视角,品牌最容易进入人们的认知。
那么,喜茶“益喜星街”主题空间店又是如何借力的呢?
首先,它借用了方言文化符号。
1借力方言文化符号,找到语言“徽章”,实现人人通。
命名是一门艺术。只有使用像“徽章”这样具有图形识别能力的文字,才能被大众记住和传播。喜茶打造的“益喜星街”主题空间店名通过方言文化传递
借力,朗朗上口,人人传播。
“益西街”一词来自粤语,意为“一起逛街”。在粤语中,“伊伊”和“伊西”谐音,不仅起到了谐音梗,呼应喜庆的国庆和喜茶的品牌名称,还借力“伊西兴街”的方言,让这家喜茶主题空间店人气旺、易记。
2.借力视觉文化符号,引爆熟悉效应,构建“心灵灵感共鸣点”。
语言符号固然重要,视觉符号也不容忽视。
如果说品牌的语言是用来记住和传播的,那么品牌的视觉则是用来让消费者爱上的。喜茶此次打造的“益喜星街”主题空间店,借助一系列生活化的视觉符号,营造出充满日常生活气息的南方夜景,引爆熟悉感效果。
五人乐队的设计者比尔德从夜间招牌入手,构建了灯红酒绿的视觉效果。在打造这些招牌时,以粤语“义溪街”为主体,外轮廓造型是沿海地区的“土特产”--一双拖鞋。再辅以年轻人感兴趣的其他招牌内容,比如:一个喜欢喝茶,一个喜欢约会,一个喜欢吹水,一个喜欢玩机器……
在周边设计上,也充满了生活气息元素。
“聚”也好,“聚”也罢,本是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需求,却因为疫情而变得难得可贵。喜茶“益喜星街”主题空间店通过高度还原南方日常生活场景,构建了一系列“心灵灵感共鸣点”,既节约了传播成本,又给了大众“行动”的理由。
无论是凌晨三点闪亮的大排档招牌,还是色彩斑斓的街道,都是我们每天都在经历却常常忽略的美好记忆。它足够熟悉,所以足够刺激。这也是“义溪街”能够引发广泛共鸣,让公众参与其中的原因之一。
[挖掘]
挖掘潜意识文化符号唤醒公众潜意识灵感
灵感,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中
所有的文化符号,这些符号都有视觉意识符号和“非视觉”潜意识符号。
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类95%的思维过程发生在潜意识中,我们的日常行为大多受潜意识控制。
如果说意识负责干扰认知、线性思维、灵丹妙药理论、解决品牌中的下限,那就是简单粗暴、利己利己的有用手法,解决了“被记住”的问题。潜意识是一种觉醒的感觉,在一个街区里思考,熏陶和提高上限。润物无声、利他的方式,解决了品牌“被喜欢”的问题,是一种无用的方式。
从潜意识层面看,喜茶对灵感的创造在于对潜意识体验和感受的挖掘。
1挖掘人性温度,让品牌温暖亲近。
此次携手《新裤子》主唱兼键盘手庞宽,牵着庞宽的手带大家一起“CHA舞”。
庞宽亲自围绕80年代的复古迪斯科厅作为创作灵感,用“肉葡萄”和“阿维巴提”两个IP补拍了一部80年代风格的歌舞片。
喜欢茶“多汁葡萄”和再见迪斯科“阿维巴蒂”
品牌是抽象的、冷酷的。让人爱上品牌是一件反人类的事情,但人是温暖的。因此,如果品牌能调动最熟悉的“性格符号”,就能让品牌“人格化”,让人们认识自己、喜欢自己,让反人类、冰冷、陌生的品牌变得温暖、亲近。
喜茶通过与乐夏人气音乐人庞宽的合作,以及“肉葡萄”“阿维巴提”两个IP的打造,挖掘了人性之间的温度,拉近了喜茶品牌与大众的心理距离。
编织上世纪80年代的舞蹈文化,带来全新的“茶舞”体验。
当然,文化符号不仅仅是用来借用的,我们还可以将其重新编织,使其更
适合今天的大众,从而给大众带来新的更好的体验和感受。
这部由喜茶和庞宽共同打造的歌舞片,以上世纪80年代的复古迪斯科文化为创作灵感,进行了全新的“编织”,讲述了一段带有科幻色彩的穿越故事。
正处于2020年的宽博士,因为一次误操作,将新研发的机器人阿里宝迪送到了1988年。为了回到未来,阿里波第导致了一系列可笑的经历。最后,在年轻女子郝葡萄的帮助下,在舞会上用电流回到了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