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在网上,被入侵和删除
近日天眼查显示,20121年12月20日,“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图2,以下简称“造币公司”)更名为“中国印钞造币集团有限公司”(图1,以下简称“造币集团”)。
图一
图二
针对这一消息,有人认为铸币国企变了性质,对此愤愤不平。不过,这种情绪可能受到联想舆论的影响,也是可以理解的。现在我们来看看造币国有企业是否改变了性质。
首先要了解一个概念。判断一个企业是不是国有企业,不仅要看名称,还要看股东和持股比例。
什么是“国有企业”?
首先,国有企业有两种,一种是“国有企业”,一种是“国有企业”。广义上的“国有企业”是指所有有国家资本参与的企业;狭义的“国有企业”是指由国家资本控股和控制的企业。注意这里“参与”和“控制”之间的区别。
狭义的国有企业是指由国家资本控股和控制的企业。国有企业的“国”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的具体表现是什么?是“政府”。
政府分为两级,即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
“中央人民政府”就是今天的国务院;“地方政府”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所属市、县、镇等各级人民政府。
因此,顾名思义,中央或地方政府控股的企业被称为“国有企业”。
国务院控股的企业称为中央国有企业,简称“央企”;
各级地方政府控股的企业称为“地方国有企业”。
当然,有些企业不是政府所有,而是中国人民银行、中国科学院等管理机构和特殊机构所有,也称为国有企业。因为这些机构都是国务院或地方各级政府的下属单位。他们控制的企业也是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与“国有企业”的区别
如前所述,国有企业有两种
一个是“国有企业”,一个是“国有企业”。如何区分两者?答案是:看股比。
众所周知,一个企业有100股。
根据《公司法》规定:
公司重大事项须经2/3多数票通过;
公司一般事项须以1/2多数票通过,公司重大事项不能通过。
因此,占公司股份2/3以上的股东既可以对重大事项进行表决,也可以对一般事项进行表决。
因此,占有公司2/3以上股份的称为“绝对控股”,1/2以上股份的称为“相对控股”。持有一家公司100股股票称为“全资控股”。
达不到2/3或1/2股的,只能称为一般持股。
例如,中国人民银行持有“薄荷集团”100股,称为全资控股。
因此,凡国有资产持股51股以上的企业,均称为“国有企业”。
相反,如果一家企业的国有资产占股比例不超过50%,且国有资产对企业没有控制权,那么这家只有国家资本参与、没有权力参与的企业只能称为“国有企业”,联想就是如此。
联想方面,虽然中国科学院持有联想股份,但由于中国科学院目前持有的股份不足51%,对联想并无控制权,因此该企业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国有企业”,只能称为“国有企业”。
造币厂集团还是国企?
如图1所示,虽然“薄荷公司”的名称已变更为“薄荷集团”,但所有权和业务性质并未改变。股东仍为人民银行100控股,企业性质仍属于生产单位。
因此,更名后的“中国印钞造币集团有限公司”与民营企业无关。一如既往是百家国企,不仅是国企,更是地道的“央企”。
中央银行与造币厂集团的上下级关系
某个人
说,既然什么都没变,那不是多余的吗?
回答:没有。
要知道,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是国家金融货币管理机构,造币厂集团则是总生产单位。
中国央行有权发行货币,它说它想发行多少就发行多少(当然不是滥发)。这里注意,分配不等于制造,分配是“说话”,造币是“动手”。
因为货币是以国家信用为背书的经济商品交易工具,货币的“亲力亲为”制造只能由国家的“特殊生产单位”承担。铸币找谁?
既然货币属于银行金融的范畴,那么我们只能找中央银行来解决这个问题。但如前所述,央行是上层管理机构,不是生产单位,也没有造币设备,不能外包给民营企业制造。怎样才能解决国家铸币的问题?如果没有办法,央行只能建立自己的下属生产单位。
于是,央行成立了制造中国货币的“亲力亲为”单位“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也就是现在的“中国印钞造币集团有限公司”。
敲黑板:中央银行是管理我国金融货币的国家上层管理机构;薄荷集团是其下属生产单位。这是上下级关系。
你为什么要改名?
说了这么多,为什么要改名?答案令人惊讶:中国的造币技术太好了。
要知道,造币集团虽然在国内承担着人民币的制造,但由于造币技术过硬,可以同时承担外币的制造。
津巴布韦等国家,其国内经济严重膨胀,铸币成本远远大于货币本身面值,因此这些国家通常将铸币业务外包出去。有的国家找欧洲,有的国家找美国,还有的国家找信用强、造币技术过硬的国家。
假借国家上级管理机构中央银行的名义帮助他人赚钱的,承揽创汇业务
,“干涉别国内政”或“直接干涉别国经济”的借口大概率会落空,因此对外业务只能以普通一般经济组织的名义承接。那么谁是“一般经济组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