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一直是世界强国,无论在经济、军事还是科技水平上都远远优于其他国家。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水平上,许多发明创造比西方先进一千多年。
古人能够在科技领域领先世界,不仅因为中华民族的大智慧,更因为有一个传承千年的神秘学派推动着科技的发展。这个神秘的学派就是墨家。墨学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出现。
在充满血战和战争迷雾的战国时代,哲学领域也在进行着“战争”。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个哲学流派的主导思想和治国理念各不相同,充满了激烈的冲突和交锋。最后,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只有儒、道、法、墨四家。
在封建社会,儒学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统治,所以统治阶级大多尊崇儒学。特别是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儒学成为中国影响最大的学派。墨家似乎一直默默无闻。
墨家的主张是“兼爱”“非攻”,这似乎与战国合并统一的历史进程不符。事实上,墨家在政治中的作用并不那么明显。但在古代科技史上,墨学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这在战国墨家的《墨书》中可见一斑。
《墨经》一书在当时简直是异数。其他思想著作多是关于自己的思想、统治者应该如何统治、人民应该如何为人民服务等,《墨经》大师堪称一部增强型的百科全书。它的主要内容实际上是如何探索世界、如何逻辑思考和自然科学现象等。
令人惊讶的是,早在战国时期成书的《墨经》就已系统阐述了物理学、数学、几何学和工程技术的相关知识。除了欧洲同时期出现的一些理论外,大多数理论和思想都领先于世界几千年。例如杠杆原理、针孔成像、曲镜成像定律等。杠杆原理比阿基米德早200年提出
对。而且,墨经实际上提出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深入到理论物理的深层内容,这在战国这样的乱世是难以想象的。
后来古代出现的著名科学家都深受墨家思想的影响,做出了重大发明。如天文学家张衡对《墨经》一书有深入研究。后来,精确计算圆周率的祖冲之受到墨子“三点共线成直线,三点不共线成圆”的启发,找到了精确计算圆周率的方法。
如今,中国科技在经历了近代百年的停滞之后,开始突飞猛进。世界领先的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以墨家创始人墨子的名字命名,饱含着对这位圣人的敬仰,预示着中国科技将在墨家的引领下重返世界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