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北航,现在的年轻人已经没有印象。老刘参加工作时,第一次去沈阳出差,就是这家航空公司的飞机。当时,他的第一印象是飞机新,服务态度好。
把时间往前推20年,北航绝对是响当当的名字,实力也不差。
北方航空成立于1990年,总部位于老工业基地沈阳,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是北方航空的大本营。上世纪90年代,北航是民航局六大骨干航空公司之一,在大连、吉林设有分公司。
事实上,北航的前身实际上继承了民航东北管理局。上世纪90年代初,在政企分开的要求下,中国民航这个既有企业又有政府的庞然大物被分割成多家航空公司,北方航空也是改制的产物。
北方航空的大本营虽然在东北,但业务范围实际上覆盖了天涯海角的海南。当时,北方航空同时在东北、海南设立基地,南北呼应,开通了三亚至国内各大城市及周边国家的多条航线,不仅发送旅客,还从事货物航运。
鼎盛时期,北方航空拥有各类飞机50余架,其中包括A300-600等6架大型客机。大中小型飞机装备齐全,实力不容小觑。
除客运、货运为主业外,北方航空还多元化发展,涉及酒店、房地产开发、旅游开发等业务。
上世纪90年代,北方航空凭借航线优势风光无限。当时,无论是东北到海南的南向旅客,还是海南到东北的北向旅客,几乎都只乘坐北方航空。漫长的路线意味着昂贵的票价和高利润。
有了稳定客源的支持和多条优势航线的加持,北方航空的野心越来越大。
他到三亚与当地合资成立北亚航空公司,后又与兄弟省份黑龙江合资成立天鹅航空公司。
却急于扩张抢占客户
这不是一件好事。一方面,兼营的房地产、酒店等业务并未给北方航空带来利润;另一方面,在海南政府的支持下,海南市场被海航拿下,北亚航空几乎没有抢占多少客源。
双重压力之下,上世纪90年代末,北方航空的疲态开始显现,西北航空成为当时亏损的两大难兄难弟。
财报亏损的北方航空举步维艰,昔日辉煌渐行渐远。
上世纪90年代末,北方航空迎来转机。
当时,民航局提出了“大航空企业”的概念,以期打造能够与国外航空公司竞争的航空企业。
1997年7月,民航局发出重要通知,组建以国航、东航、南航为龙头的三大航空公司。其他航空公司或选择继续独立运营,或本着自愿原则与三大航齐头并进。
民航局最初的计划是让国航接管北方航空,但国航对亏损的北方航空根本没有兴趣。三大航空公司都在琢磨西南航空,因为当时西南航空的利润比国航高。当然,国航后来如愿以偿,收购了西南航空,从盈利角度看,感觉有点“零食大”。
民航局一见国航对北航不感兴趣,就改变计划,推动南北合并,即南航出面,下到北航。
在一轮又一轮的谈判中,双方对重组后的资产和债务进行了分配,终于在2002年1月达成一致,收购方案获得批准。也是在这一年10月,新南方航空成立,包括原南方航空、新疆航空和北方航空。
新南航总部设在广州,北航总部沈阳仅作为分公司总部。
20.深圳证券设立了一家航空公司,叫北方航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但此北方航空并非彼北方航空,只是名称相似。
你对此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暗语不易,给点赞,关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