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一直被误认为是中国制造的日本饮品,在中国每年净赚36亿元,名字耳熟能详
说到二维码、身份证技术、金龙鱼食用油等东西,中国人会觉得习以为常,在中国相当流行,也经常接触。但它们确实有一个令人惊讶的共同特点,那就是“看起来像国货,实则不然”。再举个例子,“中华牙膏”这个名字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品牌,其实是一个外国产品。在中国,也有一种饮料没喝过,肯定见过、听说过,被误认为是国产品牌。让我们一步一步揭开它的真面目。先说乳酸菌饮料。说到这种饮料,大人小孩都会偷偷吞下一口唾沫。不要否认有机酸能让人生津,否则,“望梅止渴”的故事就这么来了。一般来说是酸的,流口水。
乳酸菌可以利用可发酵的碳水化合物产生大量的乳酸。在1930年对乳酸菌的研究中,日本科学家大田实偶然得到了乳酸菌,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乳酸饮料中添加的菌种。乳酸菌和乳酸菌一样,都是益生菌。它的黏度不仅能物理上阻隔病原菌的入侵,还能分泌抗菌物质杀灭细菌,保护肠道。日本科学家很快将乳酸菌投入到食品生产中,研发出独创的乳酸菌饮料,并命名为养乐多。这时,大家终于恍然大悟。别担心,“养乐多”刚进入中国市场时发展得并不是很好。首先,乳酸饮料在国内起步较晚,直到2002年养乐多公司才在广州建立分公司。
养乐多公司最初为了在日本推广品牌,在1963年采用了“健康妈妈”奉献爱心的销售模式--制服、制服微笑、制服优质服务。“健康妈妈们”亲自将每一瓶养乐多送到顾客手中。目前,日本有6万多名“健康妈妈”,全球销量每天可达2500万瓶。仅在日本的销量就有一个
一天有一千万瓶。当初在广州的分店还是采用日本原有的销售模式。“健康妈妈”最初只有500多人,每天销量只有5万瓶。这种惨淡的局面使日本总部当时几乎放弃了中国市场。不过养乐多的中国市场终于有了起色。从2000年开始,养乐多在中国拓展市场,在上海、北京、天津建立了分公司,依然采用“健康妈妈”的营销模式。
这种用心用品质感动消费者的营销模式,为养乐多在中国的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没有洗脑式的广告植入,也没有爆款的财务融资。即使公司成立以来,瓶身设计也没有改变。如今,随着乳酸菌、乳酸菌“为健康做贡献”的大规模宣传,养乐多在中国站稳脚跟,仅在中国的年利润就达到36亿。乳酸菌饮料种类繁多。现在人们都知道乳酸菌饮料的主要材料是水、白糖和葡萄糖。哪家公司生产的乳酸菌饮料含有多少乳酸菌,营养价值有多高,谁也不知道。而“YAKULT养乐多”则让“一瓶含有至少100亿个特殊活性乳酸菌”这句话深入人心。这句话不是一句简短的口号,而是养乐多对自身品牌和品质保障的信心。
返回企名网查看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