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福建日报
“一把扫帚”到底
凌晨4点,诏安县一支环卫机械队伍已经悄然出动。在裕丰路、梅园路、江滨路等道路上,专业的道路冲洗车、保洁车缓缓行驶,垃圾、灰尘被一一清理冲洗。与传统的人工清洗相比,机械清洗更快、更彻底。如今,诏安中心城区100条主次干道已实现机械化组网。
此外,在城中村的背街小巷,再也看不到随处丢弃的垃圾;在没有物业的小区,也有了专业的保洁队伍,各种牛皮癣不见了……一场家门口的“垃圾革命”吹响集结号。
诏安县开始实施环卫保洁一体化改革,以中心城区各镇街为主体,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择专业环卫公司运营辖区内的道路保洁、河道保洁、公共服务空间管理等。“改革前,城区道路保洁主要由县环卫中心和社区环卫队管理,容易出现一条路交叉作业、职责不清的情况。久而久之,造成了‘两管两不管’的尴尬局面。”诏安县市容管理局副局长沈晓坤说,改革后以镇街为实施主体,打破了原有条块分割保洁的局面。同时,将扫帚延伸到居民家门口、桥下空间、绿化带、池塘、撂荒地等角落,真正实现了保洁管理无缝隙、全覆盖。
“以前城中村的生活垃圾基本都是露天堆放,天气热的时候味道很重,垃圾都是用滑板车或小货车搬运。如今,每天都有专业的垃圾压缩车过来,每隔一段时间就清运一次。”家住南召镇的居民李先生说,现在村里的村民不再随意倒垃圾,而是打包扔进垃圾车。
目前,诏安已建成县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1座,日处理能力400吨;主城区建成垃圾中转站4座,日转运能力120吨;全县15个乡镇垃圾中转站;县区5个建制村全面推行日常环卫服务。
根据
据了解,诏安县在新一轮环卫保洁招标中,新增了10余种87台套机械化作业设备,包括保洁车、雾炮车、护栏清洗车、大中型保洁车、电动收集车等环卫保洁专用车辆,全面覆盖市政道路、背街小巷、公园、游步道、公厕等。
清洁提质增效
物业小区只清扫小区内道路,忽视沿街商铺外道路卫生;环卫工人只清扫路面,对绿化带里的垃圾视而不见;无物业小区牛皮癣五花八门……过去,诏安县道路保洁区域存在模糊地带,保洁部门容易推诿扯皮。
探索破解这一难题,今年以来,在新一轮环卫一体化项目中,全市新增47座公厕管理、无物业小区牛皮癣清理、城区厨余垃圾清运、物业小区垃圾分类推广等4个服务项目。明确县物业小区沿街商铺道路保洁工作由中标保洁公司全面承担。
上午11时,在裕丰路(安居小区北区),科汇集团保洁公司环卫工人林师傅正在认真清理绿化带内的烟头、纸屑等垃圾。他说,实行一体化保洁后,商铺门前、巷道、人行道、沿道路两侧绿化带都是他的职责。每天打扫完后,他还会巡路打扫,主要捡拾绿化带、人行道和商铺门前的垃圾。
“本轮县城卫生保洁面积2549333平方米,比上一轮预计面积增加145万平方米。”诏安县环境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陈晓志说,今年一体化作业不仅增加了区域保洁面积,项目综合单价也降低了元,下降了21。同比增长5%。
原来,在项目招标前,诏安县市容管理局聘请专业测绘公司,历时一个月在全区范围内进行专业测绘,通过正射影像航拍形成1:10 000地形图,并按全要素对场景进行分类。对主干道、人行道、背街小巷、方砖、区域池塘、
得到了无物业小区的面积统计。
此外,诏安主城区128个无物业小区环境保洁工作也纳入环卫一体化作业考核内容。
“我们陆续在辖区内无物业小区投放了垃圾分类亭,并全天候安排垃圾督导员,帮助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同时增加了十几名工作人员,清理小区‘牛皮癣',这项工作新鲜出炉。”科汇集团保洁事业部诏安项目部经理张晓明说。
在这场一体化环卫保洁中,林巧妹获得了就业机会。“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工作远不方便。在家扫一扫,工资也能发,各项福利也有保障。”虽然林巧妹患有轻度小儿麻痹症,但这并不影响她的日常行动。每月2340元的城市保洁收入给了她信心。
据了解,诏安城区380多名环卫工人中,科汇集团保洁事业部优先聘用建档立卡户、低保户和不丧失劳动力的残疾人,为低保户提供不少于78个就业岗位,同时为所有环卫工人缴纳五险。
6月,诏安县智慧城管和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行,覆盖主城区平方公里。其中,智慧环卫系统模块也将全面启用,借助物联网设备,对诏安环卫作业全过程和所有管理对象进行监管。“比如对环卫车辆、道路设施、公厕等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陈晓志说,平台系统将挖掘环卫运营管理过程中反映的数据规律和问题,实现问题精准溯源和提前预判,为部门问题处置提供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新“网红打卡点”
“没想到活了大半辈子,家门口的臭水塘不臭了,以前都不敢开窗,现在几乎每天早晚都会沿着塘岸散步,呼吸新鲜空气。”家住诏安县南门塘附近的沈大爷感慨道。
诏安县的北门堂、南门堂紧邻诏安古城,见证着老一辈人的岁月。其中,北门堂
永利公园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是老城区居民锻炼、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是城市重要的排水水源。几十年来,生活污水直排、池塘水自净能力弱、池底淤泥叠加、水面漂浮垃圾等一系列问题,造成两个池塘水质浑浊、臭气熏天,成为典型的黑臭水体。周边居民几十年不敢开窗,也成了当地人多年来的一块心病。
2021年,诏安打出清淤、截污、引水“组合拳”。一是聘请第三方保洁公司,将排入北门塘、南门塘的生活污水全部纳入截污管道,将生活污水全部排至排污口,清除塘底淤泥约1200立方米。长治需要源头活水,久久为功。塘底清淤后,将从东溪引水,并修建引水提升泵房,埋入北门塘,再埋入北门塘引水至南门塘。此时,两个池塘的活水将倒入池塘,清澈见底。
水清岸美。主体工程完工后,诏安县城管局对怀恩公园进行提升改造,重点建设南门池塘闭环木栈道,共修建仿木纹水泥护栏500米,池塘一侧铺设透水混凝土路面;北门堂永利公园将对湖亭、廊道、拱桥进行改造,对亭上字画进行保护性修复,安装仿古门窗,刷新墙体,在池塘边修建水幕墙,铺设石板路。同时,两个池塘还将安装夜景工程,并对绿化进行补植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