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默克中国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注意到,在美国药企默克公司宣布停止研发两款新冠候选疫苗的相关报道中,创立于德国达姆施塔特的默克(Merck)和位于美国新泽西州的默克(Merck或MSD)被混淆。上述文章中提到的地方应改为默克。
事实上,暂停新冠疫苗研发的是美国默克公司。当地时间1月25日,默克公司官网宣布停止研发两款新冠疫苗V590和V591,计划将研究战略和产能重点放在推广两款新冠治疗候选药物MK-4482和MK-7110上。
默克公司称,暂停的原因是在回顾其疫苗I期临床研究结果后发现,尽管V590和V591均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但其免疫反应低于自然感染后的免疫反应和其他新冠疫苗的免疫反应。
一些报道之所以将默克与默克混为一谈,是因为两家公司有一定的渊源,围绕品牌名称的争论也不是第一次了。
与默克公司的名称之争始于一战。
根据默克中国发布的消息,默克于1668年在德国达姆施塔特成立,是全球历史最悠久的制药化工企业之一。1891年,默克公司在美国纽约成立了子公司默克公司。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默克失去了一些子公司,包括美国默克。1917年,美国默克公司被美国收归国有,原子公司转变为完全独立于德国默克公司的新公司。
在名称上,两家公司都使用了“默克”。为了便于区分,两家公司就名称和品牌的使用达成了协议。德国默克公司除美国和加拿大外,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地都拥有“默克”的名称和品牌。
也就是说,在美国和加拿大,美国默克公司可以自称,也可以叫默克公司
除,但在世界其他国家,默克会被称为默克。默克得名于1953年,当时默克公司。与SharpDohme合并,形成了后来被称为默克(MSD)的公司。
过去,从母子公司到同行竞争对手,理论上,德国默克和“美国默克”在名称上已经划分得很清楚。美国默克公司在官网发布消息时,也特意强调“默克在美国和加拿大以外就叫默克”,但在实际操作中,偶尔也会因为这个名字闹出不快。
品牌引起的乌龙
暂停新冠疫苗误用默克和默克的报告,并不是他们第一次因为名字而犯错。
2022年6月,一群人聚集在英国伦敦默克公司办公楼外,抗议其推迟在南非推出低价仿制药。但事实是,参与抵制仿制药的不是德国默克公司,而是美国默克公司,也就是默克公司。
2011年早些时候,德国默克公司和美国默克公司因社交平台脸书的主页地址名称对簿公堂。
2011年11月21日,德国默克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判令脸书公司说明其被默克公司使用的情况。脸书当时在一份声明中说:“由于管理人员的失误,该网站被默克公司使用。我们对由此带来的不便表示歉意。”
在中文环境下,Merck和Merck的区分简单直接,但在英文语境下,因为都有Merck,美国的Merck就是Merckco。而德国的默克就是Merckkgaa。一旦直接翻译,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误解。新冠疫苗暂停覆盖就是典型代表之一。
默克和默克的业务领域不同
两家分别百年的企业,都是医药行业知名的跨国药企,但在发力领域却有所不同。
默克德国是一家家族企业,目前拥有生命科学、医疗健康和高性能
材料三大业务领域。在美国和加拿大,这三个业务领域分别被称为“EMD Serono”、“MilliporeSigma”和“EMD性能材料”。
默克公司业务覆盖癌症、疫苗、传染病等多个领域,其中疫苗领域跻身全球四大疫苗巨头,拥有九价宫颈癌疫苗、乙肝疫苗等大品种。癌症领域的PD-1抗癌药被称为K药,2019年为默克公司贡献了超过100亿美国元的销售额。
就全球业绩而言,默克似乎是个后来者。2019年,默克在66个国家的总销售额达162亿欧元;2019年财报显示,默克全年实现总收入亿美元。
在中国业务上,默克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已有88年历史,而默克公司1992年进入中国,距今已近30年。同样,两家公司总部都在上海,都看重中国市场。
在2020年11月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默克全球高级副总裁兼默克中国总裁罗万里表示:“我们将继续投资中国市场,不断提供创新产品,并保持增长态势,从而惠及更多患者。”默克中国总裁、默克高性能材料业务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安高波表示:“上海是一个非常友好的投资之地,也是一个技术导向型城市。”
(本文来自企名网,更多原创信息请下载“企名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