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林奇这样描述炒股的秘诀:“我要买的股票正是传统基金经理想要回避的股票。我会尽可能以业余投资者的身份继续思考选股问题。”
彼得·林奇:我管理麦哲伦基金13年,创造了奇迹和神话!麦哲伦基金管理资产从美国2000万美元发展到美国140亿美元,成为当时全球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基金。麦哲伦的投资业绩也排名第一,13年平均复利29。1991年退休,被《时代》杂志称为“全球最佳基金经理”。
著有《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战胜华尔街》《彼得·林奇教你理财》
彼得·林奇总结了13条选股原则和避免买入的6类股票,其中有些大同小异,总结如下:
无聊的公司可以避开华尔街所谓专业投资者的注意。如果一家公司利润丰厚,资产负债表稳健,做生意乏味,它就会有充足的时间以较低的价格购买该公司的股票。当它成为投资者追捧的投资标的,价格被高估时,就可以转卖给那些跟风的投机者。
分拆上市公司是业余投资者寻找大牛股的风水宝地。
如果你发现了一只机构投资者持股很少或根本不持股的股票,你就发现了一只可以赚大钱的潜力股。彼得·林奇也非常喜欢那些曾经风光无限、被专业投资者打入冷宫的股票。
在零增长行业,不用担心竞争,没有公司会对零增长行业感兴趣,保持增长和扩大市场份额有回旋余地。
(1)一个完美的公司必须有一个有利的基础。
(2)无论排他性权利如何夸张到拥有排他性权利,对公司来说都没有太大价值。
(3)拥有一个知名品牌就相当于拥有一个小众。
内部人士出售自己的股票有很多原因,但他们购买自己的股票只有一个原因。他们认为股价被低估了,他们相信股票会上涨。
(1)公司总裁购买自己公司的几千股股票,对投资者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如果连低价员工都买自己的股票,那值得投资的信号就更加明显了。
(2)如果被内部人买入后股价进一步下跌,有较低价格买入该股的长期机会比内部人更有利。
(3)公司股份被公司回购时,该等股份将不再流通,因此公司流通股总数将相应减少,每股收益将最大化,从而促进股价的持续增长。
热门股票涨得太快,总是涨得远远超出估值方法所能估计的价值。但支撑上涨的只是投资者的一厢情愿,公司基本面的本质不变,所以热门股涨多少跌多少。
当一只股票被吹进下一只股票时,这表明不仅模仿者后来运气不好。曾经被效仿的模范公司也将成为过去。
无实质内容地吹牛吹破天,是那些窃窃私语公司的本质。
(1)失去重要客户可带来毁灭性灾难
(2)大客户具有谈判优势迫使供应商降价,大幅压缩利润空间
如果你是一个长期投资者,时间最终会站在你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