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港股市场迎来首家烟草公司--中烟国际(香港)有限公司(简称“中烟香港”,股票代码:)。据了解,中烟国际(香港)有限公司是中国烟草总公司的孙公司,去年12月提交上市申请。
如今,上市首日,中烟香港股价大涨近10%,最新股价为港元/股。
一度涨20,香港受资金青睐
与其他新股上市首日遭遇破发不同,中烟香港登陆港交所首日便获得资金青睐。
具体来看,6月12日,中烟香港早盘高位震荡。截至午盘收盘,中烟香港一度涨20,截至午后收盘,中烟香港涨停,最新股价为港元/股。据了解,上市首日,其成交额亿港元,成交1亿股,最新市值1亿元。
事实上,中烟香港IPO发售之初,就被投资者一抢而空。根据中烟香港此前公告,其拟全球发售约1亿股,其中香港发售1000万股,国际发售9000万股,另有15股超额配售。发售价确定为每股发售股份港元,即发售价范围的上限(港元),每手1,000股。
然而,其后,根据中烟香港香港公开发售初步可供认购的香港发售股份已获大幅超额认购。已接获约1万份公众认购申请,认购合共1亿股香港发售股份,获超额认购102倍。由此,中烟香港的发行价最终定价为港币至港币的发行价区间上限,即港币。
同时,前一天的暗盘中烟香港以港币开出报告,最终以港币报收,高于买入价,每手赚110港元。
背靠大树乘凉,中烟香港是中烟孙公司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中烟香港上市首日就受到资金追捧,或与其背后的中国烟草总公司密切相关。
公开资料显示,中烟国际(香港)成立于2004年,是中烟国际的负
指定境外平台负责资本运作和国际业务拓展。中烟国际是中国烟草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通过组织烟草行业贸易、监管境外子公司运营、中国烟草总公司境外投资等,承担中国烟草总公司的管理运营。
根据中国烟草总公司和国家烟草专卖局公布的数据,成立于1982年的中烟公司,目前全国烟草行业共有职工55万人;直属事业单位58个;地市级局(公司)446个,县级局(营销部)2283个;卷烟工业企业及烟机制造企业105家,烟叶复烤企业56家,其他单位和企业140家。
从利润上看,其利润数额可观。仅从以往数据看,2013年,中国烟草总公司营业收入达1万亿元以上,税利达9000多亿元,净利润超过1600亿元。
在税收层面,根据国家烟草专卖局公布的数据,2017年,中国烟草向国家上缴税利总额为1亿元;上缴税利总额10795亿元;上缴税利总额11436亿元。
中烟香港表现亮眼。2018年营收超70亿港元
作为孙公司,中烟香港业绩亮眼。
根据上市申请披露,从2017年起,中烟国际(香港)分别盈利亿港元、亿港元和亿港元,净利润分别达到亿港元、亿港元和亿港元。
此次中烟香港登陆资本市场,市场人士认为是中国烟草总公司加快海外市场开拓的重要举措。
中烟香港招股书显示,拟将募集资金用于收购境外烟草制品经营实体、知名卷烟品牌或新的烟草制品品牌及销售渠道。
具体来看,其在港股的净募资约1亿元,约45%的净募资将用于投资和收购;20左右用于支持业务可持续发展;约20%用于与其他国际卷烟公司合作
战略业务合作;一般营运资金约10;约5用于改善业务资源管理,优化业务管理。
事实上,从目前来看,中烟香港主要经营四大业务:
烟草制品进口业务。该公司从全球原产地国家或地区(如巴西、美国、阿根廷等)采购烟草制品,销售给中烟国际转售给中国烟草生产企业,以满足对方对海外烟草制品的需求。
烟草制品出口。公司独家经营出口印尼、泰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烟草制品。中烟国际(香港)表示,对于中国烟草总公司而言,其是东南亚及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烟草制品出口业务的独家经营实体。
香烟出口。公司独家向泰国、新加坡等市场的免税店和卷烟批发商出口中国品牌卷烟,其中以玉溪、云岩、红塔山、中华、利群等品牌为主。
新型烟草制品出口主要包括加热非燃烧烟草制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业务均由中烟国际(香港)独家经营,其在该类业务领域并无竞争对手。同时,烟草制品进口业务是公司的主营业务,占总收入比例较高,其次是烟草制品出口业务和卷烟出口业务,分别占比。
但值得注意的是,招股书显示,截至2018年底,中烟香港在香港仅有28名员工,其中10名员工担任管理职务,由中烟国际直接派遣。同年,中烟香港的收入约亿港元,意味着人均年收入超过亿港元。
企名网重庆商报记者张育君
“免责声明”企名网客户端未标注“企名网-重庆晨报”或“企名网标识”,加水印文字、图片、音视频均为转载稿件。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企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