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航、裁员、亏损、破产、倒闭,航空公司挥之不去的噩梦今年轮番上演。
当地时间周二,维珍大西洋航空公司申请破产保护,这是继拉美两大航空公司Latam和Avianca以及墨西哥航空公司Aeromexico之后,又一家申请破产的巨头航空公司。
据外媒报道,维珍航空在英提起诉讼后,根据破产法第15章,向纽约美国联邦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这一法律规定允许外国债务人保全在美国的资产,避免资产被债权人冻结,并试图从新冠疫情这一重创全球航空业的公共卫生事件中获得喘息之机。
全球航空业恐亏损5800亿元
据悉,维珍航空公司51股股份由英国亿万富翁理查德·布兰森创立的维珍集团控制,其余49股由达美航空公司持有。
维珍大西洋经营长途国际航线,包括美国和英国之间的航班。维珍今年4月因新冠疫情蔓延停飞所有航班,直到7月才恢复航班。此前,伦敦盖特威克机场的一个基地关闭,裁员3500多人。
今年早些时候,创始人布兰森向英国政府请求财政援助。他甚至表示,将以自己在加勒比度假胜地拥有的经营权作为抵押申请贷款,但遭到拒绝。
在美国亲切破产寻求保护的同时,维珍大西洋也在英国启动破产保护法律程序。英国高等法院当天批准企业召集所有相关债权人开会,以便本月25日就重组方案进行表决。据报道,维珍航空向英国高等法院表示,如果重组计划得不到批准,恐怕9月现金流将枯竭。
维珍航空不是今年第一个倒下的航空巨头,恐怕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多国大面积取消航班,全球航空业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创。
早在6月30日,墨西哥最大的航空公司墨西哥航空,
墨西哥航空公司(Aeromexico)已申请破产保护,四五月份乘客数量骤降逾94人,包括美国在内的多国对人员流动采取严格限制措施,“非核心”需求乘客数量断崖式暴跌。
此前,拉美最大的两家航空公司Latam和Avianca分别于5月26日和5月10日在美国申请破产,将破产潮推向高潮。
据统计,今年全球已有20多家航空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国际航空运输协会估计,今年全球航空业将亏损840亿美国元(约合5833亿元人民币),收入仅达到去年的一半。
中国航空公司正在逐步恢复
与国外航空业哀鸿遍野相反,最先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中国航空业已逐步复苏,形势一片大好。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日前发布的最新航空客运市场表现报告显示,受疫情期间国际旅行封锁措施影响,全球航空客运市场复苏进度低于预期,以RPKs衡量的全球航空客运量要到2024年才能恢复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前的水平。
报告显示,今年6月,以收入客公里(RPKs)衡量的全球客运量同比下降,但较5月91的同比降幅略有改善,这一改善主要受中国等国家国内客运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的推动。6月,全球航空载客率创历史新低。
随着疫情形势持续向好,国内航空业正逐渐走出阴霾。
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62家运输航空公司。其中,国有企业48家,民营企业14家。客运航空公司53家,全货运航空公司9家。
7月24日,中国通用航空指数高开高走。截至午间收盘,洪都航空、晨曦航空涨停。7月以来,中国航空运输板块大幅上涨。近期虽有所调整,但平均上涨10左右。自7月以来为5%。其中,在60天涨幅中,华夏航空累计上涨超过35,春秋航空
空增约20%。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与国外疫情快速激增不同,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正在逐步向好。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民航整体正在逐步恢复。
客运量方面,已从2月份的834万人次增加到6月份的3074万人次。
从航班量来看,6月日均航班量10820架次,日均下降,日均上升;全行业运输机日使用率达到小时,较上月增加小时。客运量也逐步恢复。6月份,全民航共完成旅客万人次,同比降幅比上月收窄个百分点,增长19.从5月份开始5%。
国资接连出手,掀起兼并潮
8月4日,无锡交通集团与云南景成集团《瑞丽航空有限公司股权转让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无锡湖滨宾馆举行。此次签署的协议,是无锡交运集团正式启动收购瑞丽航空控股权的第一步。
据无锡交通集团官方披露,此次收购瑞丽航空股权,是无锡交通集团贯彻落实无锡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总部经济、枢纽经济、数字经济等“三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作为国家级交通枢纽城市,不仅将填补江苏省航空运输企业空白,还将助力无锡形成开放航空运输大通道,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格局,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
分析人士认为,疫情期间,航空公司经历了史上最严峻的考研,航空公司基本每个月都在亏损。大型国有航空公司尚能在困境中生存,但小型民营航空公司面临资金压力,现金流遭遇更为严峻的考研,急需资金注入自救。
民营航空企业与国资结合,可以带来更多的资本注入,是自救和加速发展的好选择。
7月26日晚间,晨曦航空(300581)发布公告,拟募资6亿元研发新型直升机。南京国资、陕西国资作为战略投资者进入的资本平台
股份。消息传出前,其股价在7月24日涨跌互现,投资者对其未来极为乐观。
且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已有多家民营航空公司寻求注资或“转手”,如青岛市政府接管民营南山集团创办的青岛航空有限公司,湖南省从同程集团手中收购红土航空部分股权并将总部从昆明迁至长沙,龙江航空引入新投资后,疫情期间悄然将机队规模增至5架。
事实上,2019年以来,小型民营航空公司已经感受到了寒意,奥凯、瑞丽、青岛、宏图等航空公司纷纷变更股东。
此次疫情的到来,将加速民航业新一轮洗牌。航空公司多、小、杂的特点十分明显。危机来临时,小型航空公司往往无法熬过漫长的冬天。被大型国有航空公司兼并或者国有资本注入,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