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起名核名

公司起名_公司起名字大全免费

工商核名

公司核名_工商核名查询系统官网
开公司想不出好名字? 企名网为您推荐
已为 家公司推荐名字
如:贵州企通达财务咨询有限公司,城市是“上海”,行业是“科技”
公司起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工商核名

非常重要,真实有效的号码才能收到核名结果

查询成功

稍后将有工作人员告知您查询结果,感谢您的耐心等待!

龙华富士康公司名称

发表日期:2022-10-10 14:18:46

        2021年,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其中,非富士康产业规模首次突破3000亿大关,非富士康百强企业增速创历年最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亿元,增幅居全市第三……
        这是一个实体经济庞大、动能澎湃的龙华。深圳产业大区、商贸繁华区的多维形象跃然纸上。
        2021年,龙华752家数字经济核心企业产值达4668亿元,同比增长,增速远高于“四上”企业整体增速;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巨人企业10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9家、“小升规”工业企业360家;金融业发展实现了从零到一的多项突破;新增上市公司8家,创建区以来最好成绩……
        这是一个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发展后劲足、前景可期的龙华。
        木棉花开,南国春早!又是一年奋进之年,龙华作为深圳产业大区和数字经济先行区,交出了十四五开局之年的亮眼答卷,为虎年开启新征程奠定了更高起点。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疫情交织叠加、数字化浪潮激荡之下,审视龙华区2021年的经济答卷,实属不易,成绩更令人惊喜!
        数字经济砥砺前行
        出台“1+N+S”政策体系
        2021年无疑是龙华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之年。全区752家数字经济核心企业产值达4668亿元,同比增长;260余家软件企业实现营收亿元,增幅和增速均居全市第一。
        这一年,龙华区在全国率先出台了系统最强、覆盖面最广、支持力度最大的“1+N+S”数字经济政策体系,涵盖10多个产业领域、20多项政策、30多亿元预算。并发布了全国首个县域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数字经济政策生态体系初具规模;
        这一年,龙华区产业数字赋能行动深入推进,实现全区1640个
        按照规定,规上工业企业融合成熟度评估全覆盖,有效样本率36%,样本数量占全市36%。考核总量和覆盖率均居全市第一;服务超过1亿元,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现场诊断超百次。首批推出10个可复制推广的行业标杆项目,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模板。
        这一年,龙华区加入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工业富联等两个国家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18家省级资源库企业、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等资源,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全年推动上云上平台项目超800个,为全区企业上云项目近万个,打造上云标杆项目20余个,为“云上龙华”提供样板示范。
        这一年,龙华区认定首批4个数字经济园区(楼宇),遴选10个有潜力的园区(楼宇)加快建设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区,拓展优质产业空间148万平方米,为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金融等重点产业发展提供空间保障。
        这一年,龙华区成功举办了全国工业互联网大赛、大湾区(深圳)数字供应链峰会、全国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巡礼等重大活动,汇聚全国资源,持续发力塑造数字经济先行区品牌形象,吸引海内外数字经济人才圆梦龙华。
        正是这一系列轰轰烈烈的创新和先行之举,构建了数字经济发展的良好生态,推动龙华区数字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工业基本稳中向好
        “非富”规上产业规模首破3000亿元
        实体经济是立国之本、财富之源,而产业是振兴实体经济的主战场。2021年,龙华区工业发展表现格外亮眼:工业总产值增长,工业增加值提升。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龙华区非富士康产业规模首次突破3000亿大关,非富士康百强企业增速创历年之最。
        工业投资历来被视为衡量一个地方工业经济质量的标准
        数量和活力的关键指标。2021年,龙华区完成工业投资149亿元,实现增长,其中技改投资1亿元,实现增长。其中,华为九龙山产业园项目实施全周期创新,实行产业选择与土地供应同步推进模式。从项目确定到开工建设仅用时4个月,为今后类似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路径。迈瑞医疗已完成项目遴选。
        亮眼的经济指标下,是蓬勃的活力。2021年,与2020年相比,龙华规上工业企业达123家,其中5亿以上规上工业企业增加24家,规上工业经济实现规模质量双提升。
        工业经济取得长足发展,再创历史新高,得益于龙华企业家的创新突破和“有形之手”的助力。
        2021年,龙华区在分析整体经济形势的基础上,系统谋划出台稳增长工作方案,针对不同规模企业设置激励措施,提振企业增资扩产信心。一系列稳企助企举措可圈可点,为工业经济发展注入强心剂:
        一是全面建立企业生产经营动态监测机制。全年规上工业企业1000余家/次,对区内产值1亿元及以上企业逐一走访,宣传市、区两级产业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开拓市场,深挖增长潜力,1632家“非富”工业企业中有1060家实现正增长,增幅近70%;
        二是制定实施更加普惠的产业扶持政策。全年拨付产业资金约1亿元,同比增长,惠及区内子企业3600余家,较2020年增长近900倍;
        三是狠抓企业服务。重点协调推动富士康在建设集团中国大陆总部企业、新产业项目等方面的发展诉求,助推富士康全年工业产值、工业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带动全区工业产值增长百分点;协调解决美禄电子、宝能汽车等企业税收优惠申报、供应链打通等诉求,切实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一批“从0到1”落地
        金融业发展加速
        作为实体经济的“血液”,金融蓬勃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金融赋能,为科技突破提供支撑力量。
        观察龙华2021年经济数据,金融业发展备受关注。这一年,全区实现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亿元,有所增长;人民币贷款余额亿元,增幅高于全市百分点。由此释放的信号是,以制造业为基础的龙华,正着力集聚金融业,畅通血脉,浇灌实体经济。
        这一年,龙华区大力加强市区联动。一方面推动落实区人民政府与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干部选派机制,组织了建区以来第一期金融专题学习交流班,选派干部到市局及相关金融机构、市属国有企业学习交流;另一方面,推动与深圳银保监局签署合作备忘录,就保险公司等机构设立、重点金融机构引进、金融行业研究等方面进行探讨,在监管和专业度上获得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