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果:栗、桃、杏、李、枣。《内经》倡导的饮食原则中有“五果助”的说法。
五畜:猪、牛、羊、鸡、狗。也就是说,在中医五行理论的框架中,五畜与五味、五脏有相应的联系,五畜有其入补的脏物,指导了中医的食养原则。
五菜:葵、韭菜、淫羊藿、葱、葱。五菜是从性味角度列出的蔬菜的代表,泛指各种蔬菜。
扩展信息:
《黄帝内经》是一部综合性的医学著作,确立了中医学的“阴阳五行论”“脉象论”“藏象论”“经络论”“病因论”“病机论”“疾病论”“诊法论”“治疗论”“养生论”“运势论”等理论。
以整体观论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医学模式”。其基本素材是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和简单的解剖学知识。
《黄帝内经》为认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奠定了基础。是我国影响较大的医学著作,被称为医学始祖。
《内经》提倡的饮食原则中有“五果助”,指枣、李、杏、栗、桃、枣甜、李酸、栗咸、杏苦、桃辛,五味入五脏,助脏腑。现代五果泛指鲜果、干果和坚果。
水果中淀粉、蛋白质含量虽然不如谷类、豆类,但富含糊精、单糖、柠檬酸、苹果酸等有机酸,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
以阴阳五行属性和五味效应对五畜肉类的四性进行分类,可见牛肉为温性,鸡肉为温性,狗为温性,羊肉为热性,猪肉为微寒性。
以食物五味为中介,以母子五行为次序,可以判断狗肉能养肝养心,羊肉能养脾,牛肉能养脾养肺,鸡肉能养肾,猪肉能养肝。
参考文献
百度百科--《黄帝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