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随着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龄化和生活节奏加快的到来,福建省千千万万家庭服务需求不断增加,可见城镇居民家庭服务业消费市场的巨大。大环境催生了福建省家庭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具体情况如下:
福建省家庭服务业基本情况
1.福建省家政企业规模发展势头强劲。通过开展“百千万”优质家庭服务活动,福建省共评选出家庭服务业龙头企业8家、示范企业32家、明星家政人员435名。据不完全统计,福建省内资企业年经营规模10亿以上的有2家,1亿至10亿的有4家,5000万至1亿的有18家。具有福建特色的家政服务企业不断壮大,如全国首家在新三板挂牌的民营家政企业厦门小渔家股份有限公司;质量第一、业绩第一的“互联网+”家政新时代企业--厦门市浩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国家发改委首批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示范单位福州树人家政服务有限公司;集保洁服务、家政服务、资源回收、产品贸易为一体的现代服务业--雪品保洁集团;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老年医疗服务、家政服务于一体的金太阳综合为老服务中心。
2.福建省家政从业人员数量呈现不断增长的良好态势。据不完全统计,仅福建省家协会会员企业中,家政企业就有20家,一线员工501人至1000人不等;家政企业12家,一线员工1000余人。目前,福建省家政服务企业182家,家政专家学者1名,遍布全省各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服务向县级行政区域延伸。福建省信用服务管理平台备案家政服务人员39468人,家政企业216家。福建省家庭协会为入驻平台的家政从业人员制作诚信服务卡,消费者可通过
过扫信用服务卡中的二维码,可以在线查询家庭服务人员的身份信息、健康状况、从业经历、培训情况等内容,还可以对家政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价。该系统面向市民、家政服务企业和服务人员,通过对多方参与获取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有效解决了数据采集和人员状态问题。
3.福建省各地市家庭服务行业协会抱团发展。目前,福建省9个设区市和建阳区、上杭县均已建立家庭联谊会。省级家协会积极发挥省级行业组织作用,注重加强与地方家协会的互动互鉴。全省各地区家政企业开始抱团取暖、联合发展,整合品牌、资源、培训、人力等,降低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增加彼此抗风险能力,同时实现跨越式发展。
福建省家庭服务业的基本特征
1.家庭服务业涉及种类多、内容广、范围大。目前,福建省从事家政服务业的公司种类繁多,主要有家政服务公司、保洁公司、物业公司、保洁公司、人力资源公司、早教中心、母婴护理中心、老年护理、月子会所、老年公寓等;服务业态日益细分,包括母婴护理、育婴早教、学生托管、养老护理、钟点工等;各地区家政企业开始开展社区家政、居家养老、日间照料、陪护等服务项目,建立综合便民服务体系,推动家政服务社区化发展,着力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2.家庭服务业多元化,需求已日趋多样化。家庭服务业不再是单一的劳务输出,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给家庭服务从业者起了更多的名字,比如早教、陪护、家庭管家……家庭服务从简单的劳务输出延伸到更宽泛的概念,包括老人陪护、月嫂、家政、早教、物业管理、家居装修、绿植养护、宠物护理等,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
当前,家政服务消费市场日趋细分,已逐步形成基础服务、专业服务、个性化服务等多层次、多元化、多样化的细分市场。
3.家庭服务业社会需求量大,互联网+家政服务崛起社会对家政服务需求巨大。家政服务业市场快速发展,家政服务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近年来,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增加、用户在线上寻找家政服务的消费习惯不断养成以及政府的助力,家政O2O发展如火如荼。除了提供基础家政服务,不少家政O2O平台还充分利用平台优势,拓展服务内容,开展与家政服务相关的家政服务产品销售和服务,完善行业发展体系。
4.家庭服务业力图保障多方位、强有力的保护。一方面,全省实行家庭服务员准雇员制管理,切实为当班家政服务员签订劳动合同,为一线家政服务员购买商业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另一方面,对于从事职业中介活动的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要求其依法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申请行政许可,有效避免了可能产生的责任和纠纷,在很大程度上为家庭服务人员提供了保障。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随着人们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快速提升,家政服务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春天。我们有理由相信,家政服务业的未来一定会像朝阳一样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