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信阳毛尖”拟更名为“国龙茅台”的消息在网上热议。热议的核心是公司将更名为“中国国龙茅台集团有限公司”。
信阳毛尖给出的理由是,新名称更能反映集团业务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新名称还能为公司树立更合适的企业形象和身份,有利于公司业务发展。
不过,网友们似乎并不买账。企名网财经“启阳路4号”从投资者和网友的交流中看到了“蹭热度”“炒股价”等关键词。
当初就有网友质疑:“信阳毛尖的品牌不比白酒茅台的口碑差,为什么要改名?”后来经过调查发现,此“信阳毛尖”并非另一“信阳毛尖”,大家熟悉的“信阳毛尖”是来自河南省信阳市的茶叶,属于国有控股集团。
信阳毛尖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香港一家主要从事化工业务的投资控股公司。
那家化工公司是怎么走上卖茶酒这条路的?
天眼查资料显示,信阳毛尖原在港股上市,名称为东骏化工集团,2000年12月7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01年5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上市一年后,于2002年10月18日更名为大庆石油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07年5月更名为中国天华集团有限公司。
到2018年11月2日,中国天企名网式更名为信阳毛尖。公司标志和公司网站立即更改。
更名源于信阳毛尖收购了一家名为信阳毛尖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的公司。这家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成立的公司包括中国信阳毛尖集团、信阳毛尖海外发展有限公司、信阳毛尖茶叶(深圳)有限公司等子公司。
人民日报报道称,该集团
董事长陈屿表示,董事会认为中茶业务未来将成为集团的主要营收和利润之一,因此建议将公司现有名称变更为“信阳毛尖集团有限公司”,以匹配集团未来发展,希望实现绿色发展转型。
但信阳毛尖的野心很快被现实击溃。2019年,信阳毛尖录得亏损约1亿港元。其在年报中称,“受海外贸易影响,茶叶事业部今年出现亏损”。
2020年3月26日,信阳毛尖再次公告,拟将公司名称由“信阳毛尖”变更为“中国新经济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但2020年5月,信阳毛尖再次发布公告,延迟发送更名通告,此后更名失败。
此次,信阳毛尖拟更名为“中国国龙茅台集团有限公司”,或因其作价8000万港元收购北京耀莱隆威酒业有限公司(下称“耀莱隆威”)100股股份。
但企名网财经“启阳路4号”发现,耀莱龙尾与贵州茅台关系不大。
信阳毛尖给出的理由是,新名称更能反映集团业务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新名称还能为公司树立更合适的企业形象和身份,有利于公司业务发展。
经视魏若楠对企名网财经《启阳路4号》表示:茅台近期股价上涨较快,人气也较高。如果毛尖更名后作为商标使用,可能会侵犯商标权,驰名商标可以跨类别保护。如果不构成商标侵权,作为企业名称,可能属于擅自使用他人有影响力的企业名称,或者其他能够导致人们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有特定联系的混淆行为,很可能是不正当竞争,涉嫌傍名牌。
针对“更名”一事,企名网金融“启阳路4号”多次致电信阳毛尖集团有限公司,但直到记者发稿时,该公司均未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