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红包”被腾讯个人起诉?涉事公司被罚75万不敢乱发
想必很多朋友都在朋友圈里见过这样一幕:某某朋友发一些类似的赚钱方式,加上大量的金额和对话,让人感觉真的有利可图。还有一种是在朋友圈炫耀某某老公或亲戚发的大红包,让人惊叹土豪程度……其实这大多是一些软件做出来的,基本上我们看到的所谓巨额转账金额都是P。
前不久,一家专门生产这类APP的公司被腾讯公司告上法庭,这就是朱迪网络科技在深圳的公司。也许大家都不知道这个名字,但是说到他们开发的软件,相信很多人或多或少都听说过。“微信对话生成器”“微信红包生成器”“微商截图神器”等都是他们制作的。从名字中,我们可以猜测出这些App的具体功能。利用这些APP,可以随意生成与微信正常界面下一模一样的转账、聊天截图,真假难辨。
由于微信红包相关的这些功能具有极大的欺骗性和危害性,该公司被腾讯公司告上法庭,结果该公司被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赔偿75万元。消息一出,很多不知道的人可能会好奇。腾讯做了哪一个?不少网友都在调侃:腾讯“深圳暴君”的名声真是名不虚传,在深圳没有腾讯打不赢的官司,真是锤响了“南山必胜客”的称号。但调侃归调侃。这一次,公众果断地站在腾讯一边,积极支持腾讯的决定。因为这类软件正在危害社会,损害微信的合法权益,而且如果不加以制止,影响会很大。
这些所谓的“微信红包生成器”“微信记录生成器”等软件,可以根据用户的想法,随机生成与微信界面一模一样的红包、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普通人不知道被他们欺骗很容易
.而且,相信很多人都用过这样的软件,在朋友圈发一些大新闻、截图装个大X,以此来寻求刺激和恶搞。这些软件不同于以往一般的P图软件,功能强大。以前大家用软件最多换个号码。在红包的大小、清晰度、字迹不清、边框处理粗糙等细节上,稍加仔细观察就能发现漏洞。
该公司的红包生成器等软件可以真实到模仿聊天框架上想要设计的内容,还可以模仿语音功能。转账单号和日期可以随意修改,大小和清晰度几乎都是假的,即连二维码都可以复制。还有的不仅微信可以模仿,支付宝、QQ也模仿得惟妙惟肖,真假难辨。试想一下,如果有人用截图在朋友圈说你欠钱不还,我想那时真的不会有争论了。小贴士请记住下面的图片
发现这一行为后,腾讯觉得此类软件侵犯了微信的相关权益,容易造成公众的困惑和误解。它也成为诈骗和欺诈的工具,因此腾讯请求法院对该公司判刑。他们还被告知立即停止开发相应的软件。最后我们也知道公司被罚75万元,也上了热搜,很多人都知道了。
要知道,这些灰色地带一直是腾讯打击的主要对象,比如此前的“多开微信”“抢红包”“批量转发朋友圈”等功能。也许这类软件一开始只是为了迎合一些人在朋友圈开玩笑装X软件,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逐渐被一些人用来骗钱,赚一些人的智商税。也许在你的朋友圈里,有几张经常发一些微商群的红包截图,显示的是他们日入数千、月入过万的截图。其中不少人利用这些软件制假,骗人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骗钱。
这种事情一直是家常便饭,但还是有人会
上当受骗,让这些看似无能的手段总能钓到“鱼”。因为懂得人性,总会有一小部分人相信天上掉下来的好事,欲望一旦滋生就会落入陷阱。很多人希望腾讯能借此机会,对这些假冒黑色产业进行整治,履行社会责任。同时,希望大家不要轻信那些来历不明的微商。毕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可能掉馅饼,但钉子更多。稍有不慎就会血肉模糊。
而且,腾讯会对经常违规使用这些软件的用户进行处罚,因为微信一直在打击这些第三方软件。一旦被系统检测到使用这些功能,轻则限制登录,重则封号,一定要注意!
无锡创元传媒:四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