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如何认定为企业名称侵权?
一是非法干涉企业名称设置权。
企业拥有自主设置名称的权利。只要企业按照《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的要求自行设定名称,只要名称符合真实性原则,不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他人不得非法干涉。
二是非法干预企业更名权。
企业有权依法变更名称权。只要不违反国家关于设立企业名称权的相关禁止性规定,不侵害第三人合法权益,他人不得非法干涉。
三是非法干涉企业名称使用权。
2.侵犯企业名称权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1.民事责任。
首先,企业名称权是一种民事权利,因此侵犯企业名称权的行为首先要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等民事责任。侵权行为给权利人造成损失的,侵权人还应当赔偿被侵权人因侵权行为遭受的损失。但目前尚无法律或司法解释对侵害姓名权的损失及赔偿额的计算作出具体规定。
2.行政责任。
根据《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第二十七条规定,企业名称登记主管机关有权责令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赔偿被侵权人因侵权行为遭受的损失,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此外,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一条、《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伪造、冒用他人厂名、厂址的,责令公开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
3.侵犯企业名称权的起诉流程是什么?
1.准备民事诉讼。
2.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提交有关证据材料。
3.按照人民法院的通知按时出席和参加诉讼活动。
4.如果你拒绝接受
审理判决、裁定,应当在收到判决书后十五日内或者收到裁定书后十日内,向原审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并提交上诉状。“
在司法实践中,这种侵害企业名称权的行为很可能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比如冒用其他企业名称从事相关业务,企业名称登记主管机关对此类行为可没收违法所得,罚款标准通常为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