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足协相关规定,国内足球联赛从2021赛季开始将强制执行中性名政策,所有俱乐部附设的商业名称必须清除。
以广州队为代表的球队率先响应足协规定,在2020年底完成了“去恒大”的队名变更程序,让广州球迷拍手叫好的同时,也成了吃瓜群众,静静地看着其他俱乐部球迷:帮大巴换“皮”、在球场拉横幅等“丑角”表演。
随着2021赛季中超联赛的开启,广州球迷恍然大悟,上海上港还是那个“上海上港”,上海申花还是那个“申花”,就连北京国安也在今天完成了新的更名程序--国安。
随着今天的官宣,相信大部分广州球迷都经历过这段性名折腾,心里有这样一种真切的体会:小丑就在我身边!小丑就是我自己……。
今天上午10点,根据全国企业信息系统显示,“北京中赫国安”更名为“北京国安”,这意味着俱乐部成功保留了“国安”的名称。
国安为何不改中性名?这还得从今年2月初的“1元转让费”说起:
在北京中赫国安足球俱乐部的股东体系中,中赫集团为控股股东,持股64股;中信集团作为二股东,持股36%;两个股东都没有国安二字。
仅在中信集团控股的公司中,就有中信国安集团有限公司两个字,也正是因为国安两个字,俱乐部无法在2021赛季注册“国安”名称,因为不符合中性名。有关规定;
不过近年来,俱乐部已经把“对策”打得相当娴熟。为了疏通与“国安”的关系,中信集团原本以1元的股价持有俱乐部36股
股权转让给中赫集团,让“商名”变成“中性名”,北京国安通过此次天秀行动成功挽留……
此外,早前,新晋中性笔名上海海港也被球迷称赞为“花展”式神操作:
“海港就像上海这座城市,海港是大气的名字,与上海有传承,这个名字与当下的文化和地域特色相吻合,希望得到社会各界的理解。”
上海海港俱乐部董事长兼总经理张敏这样说。他解释,这个中性名的意思是“海港城”“海纳百川”,并不是球迷质疑的漂亮擦边球,新名字的简称是“上海”。
当然,让粉丝们至今感到奇怪的是,这个没有任何企业/商业元素的“中性名”是如何通过砖家们的审核的?
上海另一支球队上海申花也成功保留了俱乐部原有名称。一个是大股东绿地集团没有“神华”名称的关联企业,另一个是“神华”名称早在20年前就已推出。虽然期间俱乐部不断更换投资人,但申花的名字始终没有去掉;
此外,山东泰山在更名时也遭遇了卡壳的窘境,主要原因是俱乐部新股东济南文旅发展集团持有山东泰山健康科技有限公司49股。
因此,虽然泰山是山东的旅游景点,而且“山东泰山”的名称早在1994年就已经存在,但也被足协砖组认定为“商业名称”而未获批准。直到舆论逐渐发酵,山东泰山的名字奇迹般地通过审核。
让人唏嘘的是,几乎所有中超球队都用自己的方式保留了自己想要的名字,包括上港、申花、国安、泰山;
和
江苏队解散的概率很大,这意味着只有广州队被沿用了10年的广州恒大这个名字“坑”了。也难怪会被有意见的大瓜们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