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首创邦获悉,北交所上市公司富士达()近日发布关于接待机构投资者调查的公告。
6月10日,首创邦获悉,北交所上市公司富士达()近日发布关于接待机构投资者调查的公告。
公告显示,中航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2年6月8日接受了19家机构的调研,它们分别是:申万宏源证券、景泰利丰、国海证券、江海证券、创金合信基金、安邦资产、东方证券资本、长信基金、国元证券、万和证券、中天证券、粤开证券、东方证券、新疆投资、CMBWingLungInsurance、国联人寿、湘财证券、华宝信托、华能贵诚信托。
公告显示,中航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2年6月8日接受了19家机构的调研,它们分别是:申万宏源证券、景泰利丰、国海证券、江海证券、创金合信基金、安邦资产、东方证券资本、长信基金、国元证券、万和证券、中天证券、粤开证券、东方证券、新疆投资、CMBWingLungInsurance、国联人寿、湘财证券、华宝信托、华能贵诚信托。
本次调查的主要问题及公司的回复摘要如下:
本次调查的主要问题及公司的回复摘要如下:
问题一:富士达产业基地一期目前产能利用率如何?产业基地二期有望完成基础设施建设,释放产能?
问题一:富士达产业基地一期目前产能利用率如何?产业基地二期有望完成基础设施建设,释放产能?
答:富士达产业基地一期已于今年上半年陆续投产,产能正在逐步释放。目前,其产能已释放20-30%。预计富士达产业基地一期具备条件二期产业基地尚在后期建设阶段
节,接下来是竣工验收、生产线改造和设备采购等,预计今年年底具备投产条件,明年产能逐步释放。
答:富士达产业基地一期已于今年上半年陆续投产,产能正在逐步释放。目前,其产能已释放20-30%。预计富士达产业基地一期工程目前已具备条件,产业基地二期工程仍处于后期建设阶段,接下来将进行竣工验收、生产线改造、设备采购等工作。预计今年年底具备投产条件,明年产能将逐步释放。
问题二:苏州分公司和洛阳分公司的定位是什么?生产能力如何?
问题二:苏州分公司和洛阳分公司的定位是什么?生产能力如何?
答:富士达苏州分公司和洛阳分公司都是生产实体。公司对苏州分公司的定位是:目前主要依托周边配套资源优势,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以生产为主,后期将逐步实现研发、采购、生产、销售一体化。
答:富士达苏州分公司和洛阳分公司都是生产实体。公司对苏州分公司的定位是:目前主要依托周边配套资源优势,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以生产为主,后期将逐步实现研发、采购、生产、销售一体化。
公司对洛阳分公司的定位是:生产型,主要服务洛阳及周边客户。目前,两家分公司都处于起步阶段,产能占比约为10至20家。
公司对洛阳分公司的定位是:生产型,主要服务洛阳及周边客户。目前,两家分公司都处于起步阶段,产能占比约为10至20家。
问题三:公司在民品下游需求端(5G通信除外)有哪些增量?
问题三:公司在民品下游需求端(5G通信除外)有哪些增量?
答:公司将积极推进民用商业卫星、医疗产品、数据采集、轨道交通
等领域进行拓展,部分地区开展预研和产品样品供应。
答:公司将积极向民用商业卫星、医疗产品、数据采集、轨道交通等领域拓展,在部分领域开展预研和产品样品供应。
问题4:介绍公司产能利用情况?
问题4:介绍公司产能利用情况?
答:公司实行“以销定产,弹性排产”。产能利用率一方面与在手订单有关,另一方面与场地、设备、人员熟练程度、技能水平、供应链保障能力等密切相关。
答:公司实行“以销定产,弹性排产”。产能利用率一方面与在手订单有关,另一方面与场地、设备、人员熟练程度、技能水平、供应链保障能力等密切相关。
公司防务产品具有多品种、小批量的特点,主要采用弹性排产。对于批量较大的民用产品,采用专用流水线和自动化生产线,提高产能利用率。
公司防务产品具有多品种、小批量的特点,主要采用弹性排产。对于批量较大的民用产品,采用专用流水线和自动化生产线,提高产能利用率。
问题5:定制产品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人员技能?
问题5:定制产品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人员技能?
答:定制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关键工艺人员技能水平的影响。近年来,公司一直致力于降低定制产品对人员技能的依赖,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通过自制工装、夹具、设备实现工艺标准化,逐步降低对技能的依赖;二是通过梳理核心关键工序岗位人员,积极开展能力提升培训,优化激励政策,实现技能稳步提升和人员稳定。
答:定制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关键工艺人员技能水平的影响。近年来,公司一直致力于降低定制产品对人员技能的依赖,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
就是通过自制工装、夹具、设备来规范工艺,逐步减少对技能的依赖;二是通过梳理核心关键工序岗位人员,积极开展能力提升培训,优化激励政策,实现技能稳步提升和人员稳定。
问题6:公司产品的进入壁垒是什么?
问题6:公司产品的进入壁垒是什么?
答:公司产品的进入壁垒主要体现在认证获取、市场拓展、技术、人才、政策波动、规模、资金等方面。
答:公司产品的进入壁垒主要体现在认证获取、市场拓展、技术、人才、政策波动、规模、资金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