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起名核名

公司起名_公司起名字大全免费

工商核名

公司核名_工商核名查询系统官网
开公司想不出好名字? 企名网为您推荐
已为 家公司推荐名字
如:贵州企通达财务咨询有限公司,城市是“上海”,行业是“科技”
公司起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工商核名

非常重要,真实有效的号码才能收到核名结果

查询成功

稍后将有工作人员告知您查询结果,感谢您的耐心等待!

安徽企业名称登记制度改革

发表日期:2022-10-12 14:05:44

        将政策上升到法律法规层面,巩固注册制改革成果
        3月1日上午,合肥市包河区政务大厅一片繁忙,安徽银辰商贸有限公司法人张云在二楼企业开办窗口领取了公司营业执照。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后,我省颁发的首张营业执照。
        张云高兴地告诉记者,他前一天下午就向大厅提交了申请,工作人员告诉他第二天再过来取证。“真没想到,还赶上了新的营业执照!”她指着营业执照上的注册信息说。“以前的营业执照会写经营期限,现在经营期限改为备案事项,企业想要变更经营期限,只需到登记机关办理备案即可,不需要重新办理营业执照,方便多了。”
        作为我国制定出台的第一部统一规范各类市场主体登记管理的行政法规,《条例》带来的变化不仅体现在营业执照上,还在多方面进一步优化企业开办服务。
        记者了解到,《条例》对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等一批市场主体登记管理规章进行归并整合。实现了不同市场主体在登记备案事项、登记程序和规范、申请材料和文件等方面登记规则的统一,避免了登记管理中的差别对待。还对“注销难”“虚假登记”等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回应。
        “《条例》固化了市场主体注册制改革成果,将各项改革政策上升到法律法规层面,巩固了改革成果。省市场监管局注册登记局局长郭树伟介绍,“证”“照”是企业进入市场、开展经营活动的两把“金钥匙”。商事制度改革20条启动以来,我省先后开展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先照后证”改革、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改革;
        2017年开始“证照分离”改革和全程电子化登记改革;2021年,开展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改革试点、“一业一证一码”改革试点、企业经营范围登记规范化改革。“《条例》为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促进创业创新和公平竞争提供了法治保障,也标志着我国注册制更加成熟定型。”
        首次设立停业制度,确保业务经营连续性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部分市场主体受到影响。特别是对于一些中小企业经营者来说,门店暂时无法开展经营活动,但仍要支付租金、人力等运营成本。如何保护这些市场主体的利益?条例的一大亮点是首次建立停业制度。
        《条例》明确,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导致经营困难的,市场主体可以决定在一定期限内关闭,最长不得超过3年。市场主体应当在歇业前向登记机关备案,登记机关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停业期限、法律文书送达地址等信息。终止关闭后,市场主体要通过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通过公示加强对关闭企业的社会监督和信用监管。
        业务外系统类似电信领域的“关机保号”业务。该号码暂不使用,可保留一定时间,必要时再激活。“一些市场主体暂时无法开展经营活动,但仍有较强的经营意愿和能力,关闭制度有效降低了其经营成本,缓解了生存压力。”郭树伟说,企业申请歇业后,名称、字号、知识产权等信息可以继续保留,市场主体资格仍然有效,不会面临因歇业而被撤销的风险,最大程度保证了企业经营的连续性。
        早在去年11月,淮北市就在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中率先探索试行歇业改革。
        根据市场主体登记等法律法规精神,我市制定了《淮北市市场主体
        《停业备案管理办法(试行)》。市场主体申请歇业的适用范围为:市场主体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公共卫生事件等造成经营困难,可以申请歇业,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上市公司、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或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市场主体不得申请关闭。适用标准为:市场主体设立后,关闭起止日在经营期限内的,企业自备案之日起不得超过3年;目前未被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或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没有锁定的限制或警告信息;没有执法办案信息的;没有关于法院协助执行的资料;未办理股权质押;歇业前依法与员工协商劳动关系等相关事宜。
        “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只需提供歇业申请书、管理人身份证明、信用承诺书三份材料,经过申请、受理、审核、办结、公示后即可办结。试行以来,已有华润淮北医药有限公司、淮北乐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申请歇业。”淮北市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科科长胡兆军介绍,接下来,将在2021年试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停业备案网上申请、网上办理,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可自行决定停业,向登记机关申请停业。
        深化改革,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
        为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登记管理职能,激发市场创业创新活力,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并于3月1日与《条例》同步实施。
        郭树伟表示,结合《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贯彻落实,省市场监管局将统一规范市场登记行为,全面推行实名登记制度、企业经营范围规范登记、停业备案制度、简易注销登记等。
        2月1日起,我省选择超市、餐饮、酒店、药店等25个行业在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和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区域开展
        “一业一证一码”改革试点。“《条例》规范市场准入,'一业一证一码‘改革聚焦企业开办后’准营‘。”郭树伟表示,将以《条例》实施为契机,扎实推进’证照分离''一业一证一码‘改革,持续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准入环境,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
        为贯彻落实《条例》精神,下一步,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将开展分级分批培训,全面提升一线人员登记注册和监管服务能力;在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服务窗口发布温馨提示,在省局门户网站制作飘窗,链接相关政策文件解读材料;此外,线上线下办事指南统一供各地使用。各级登记服务窗口配备业务素质较高的人员,做好引导帮办服务工作。
        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紧升级完善登记备案系统,重点围绕材料规范和文件表格、规范经营范围、外商投资信息报告、企业自主公示报告等基本内容,确保各类市场主体顺利办理登记备案业务。(安徽日报记者彭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