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阿里、百度、今日头条,这些名字小伙伴们一定耳熟能详。
我们每天在各种新闻、论坛、平台上或多或少看到他们的身影。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使用他们的产品,比如腾讯的微信、阿里的淘宝、百度的百度搜索等等。
可以说,这些名字占据了我们年轻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衣食住行、聊天玩乐。
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些每天都能看到的名字都是什么来历?背后有什么故事?
这些名字中,有充满诗意和寓意的;灵感迸发随手拍;有女朋友的名字;有的人甚至喝了一口粥就感动了,决定用它作为自己的名字。
小伙伴们应该看过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吧?
小刘还记得打开宝门的密码“芝麻开门”。
只要喊出这四个字,你就会拥有无尽的财富,可以羡慕你小时候的小六。
阿里巴巴集团的名字来源于故事主人公“阿里巴巴”。
马云用它的原因很简单,因为“阿里巴巴”是全世界人都知道的。
马云刚创立阿里巴巴时,将其定位为国际化企业,想做面向全球的业务。
而好的名字可以打动用户和客户,帮助公司节省巨额广告费,助力业务的发展。
因此,名字必须是国际化的,在全世界畅通无阻,不因语言而难懂,而且要足够响亮,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阿里巴巴正是这样一个自然兼顾所有优势的名字。
关于马云帮助名为阿里巴巴的公司,网上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在筹备成立公司时,马云想了很久,为的就是取一个完美的名字。
有一次,在旧金山一家餐馆吃饭时,他突发奇想,受到旁边衣服的启发
店员问他是否知道阿里巴巴这个名字。服务员回答:当然可以,阿里巴巴,芝麻开门!(当然是阿里巴巴、芝麻开门)
马云回去问了父母和朋友,发现阿里巴巴的故事不分国籍和地域,全世界都知道。
于是我立即识别出“阿里巴巴”作为公司名称,并拿出1W美元从加拿大人手中回购了阿里巴巴的域名。
对于阿里巴巴名字的含义,马云在第三届阿里巴巴校友会上进行了解释。
他说:阿里巴巴是芝麻开门。我们第一天就说,要给天下所有小企业芝麻开门,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可能光看这句话,小伙伴还不太明白马云说的是什么。小六哥来给大家解释一下:
在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的故事中,有一个藏着财富的山洞,打开山洞的密码是“芝麻开门”。
所以马云的意思是,那个装满财富的山洞就是阿里巴巴公司,和我们合作的企业,相当于喊芝麻开门,打开财富之门,致富、买房、养狗指日可待。
巧合的是,无论是阿里巴巴集团,还是故事中的主角阿里巴巴。
他们最终的结局是成功获得宝藏和财富,过上大鱼大肉的生活。
相比阿里巴巴灵感迸发,腾讯的名字可谓小马马化腾深思熟虑、层层筛选、最终命运安排的结果。
时间回到1998年10月,腾讯成立的当月。
小马邀请张志东(腾讯CTO,五位创始人之一)思考拟成立公司的名字。
(小马、张志东)
两人在办公室讨论了很久,考虑到他们要做的是计算机服务,必须与技术和互联网相连接。(20世纪90年代没有互联网公司的概念。谷歌和微软都是
自称科技公司)
当时,美国朗讯科技公司恰好是科技圈有名的老大哥,其前东家润迅对小马影响很大。(小马毕业后在润迅公司工作5年)
因此,我决定用“新闻”作为关键词。两人发散思维,稍加思考,创造了一个新闻词汇组合:网讯、捷讯、斐讯......
虽然有多种组合,但小马马化腾最终还是选择了腾讯。一方面意味着腾达、腾飞;另一方面,它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让它有了成就感。
当然,归根结底还是未知的命运:当时很多名字提交注册商标,腾讯都没有注册,这是唯一通过审核的名字。
小马:既然我别无选择,我就不能用它...
至于英文名腾讯,也来自朗讯。它使用了腾的拼音和英语单词cent,在英语中翻译为十分。
与上述两者相比,百度的名字充满了东方韵味和诗意。
如果说阿里巴巴、腾讯走的是实用路线,百度则是唯美文艺派。
百度二字,取自宋代著名诗人辛弃疾《蓝宝石案·元夕》中一个非常动情的词:
寻他千百度,回望黄昏,那人在灯火阑珊处。
读起来有没有一丝浪漫和感动?要知道无数小学生把它放在QQ签名上,标榜自己是懂浪漫的美男子。
对于小六来说,印象比较深的是辛弃疾的《水调歌头》,没让老师上完课。
最后老师被我拖到晚上9点多,我忍无可忍。我以抄写30次的处罚收场,至今难忘。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对古诗词的热爱,远不止取名。
连百度总部会议室的名字都叫“蓝宝石案”,引自辛弃疾的词牌名“蓝宝石案”
元夕“。
他在解释百度名字的由来时说:
我从小喜欢唐诗宋词,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
当时的想法是,网站的名字要有中文意思,要让中国人听得懂。要有一个简单的拼音,可以表达搜索的意思,但不能直接叫搜索,要有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