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某款保险产品,大多数人首先反应是:这是哪家保险公司的?这家公司没听说过。有大公司的产品吗?
显然,判断保险公司规模的依据往往是“知名度”,即听过就大,没听过就小。
但大小是相对的,角度不同,大小也不同。
通过六个不同的维度,让我们来看看国内保险公司的排名,仅供参考。
可以看出,中国人寿遥遥领先,平安人寿处于转型阶段,保费规模有所下降。
其中,中邮人寿(第9位)、前海人寿(第10位)等公司,很多人应该没听说过。
其中,平安人寿遥遥领先,前三季度盈利近298亿元,平均每天1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平安人寿2019年全年净利润也排名第一,达到1643亿元。
偿付能力监管指标(以下三项)须同时达标:
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
风险综合评级不低于B级
当然,偿付能力充足率并非越高越好。过高,要么是保险公司开展业务时间不长,要么是资金运用能力太差。
因此,偿付能力充足率是保险公司自身利益和消费者利益的平衡,过高过低都不好。
合理、适当、稳定的偿付能力更能体现一个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
我们主要说说以下5家公司,相对比较陌生:
1.中国太平
太平有时候有点尴尬,经常被误认为是“太平洋保险”,其实是两家公司。
1929年成立于上海的中国太平,是中国历史上连续经营时间最长的民族保险品牌;
1956年,根据国家统一部署,中华保险、太平保险停止境内业务,专营港澳及境外保险业务;
2001年,太平品牌在中国恢复营业;
2009年,统一
“中华保险”“太平”“民安”三大品牌更名为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公司;
2011年底纳入中央管理,成为副部级金融央企;
2013年完成改制并整体上市,正式更名为中国太平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中国人民财产保险
1949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成立;
1996年7月23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改组为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下设人保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人保寿险股份有限公司、人保再保险公司;
1998年10月7日,国务院发文撤销人保集团,三家子公司分别更名为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再保险公司。
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牧保险公司
这家公司的名字很奇怪,但你可能听说过它现在的名字:
2002年9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牧保险公司更名为“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4.中宏人寿
中宏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是中国首家中外合资人寿保险公司,由宏利加拿大子公司宏利人寿保险(国际)有限公司与中国中化集团公司核心成员中化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合资成立。
目前已设立上海、广东、北京、宁波、浙江、江苏、四川、山东、福建、深圳、重庆、辽宁、天津、厦门、湖北、大连、河北、湖南分公司和华侨电气销售中心。
5.建信人寿
因部分公司未公布2020年半年报,故以2019年年报作为统计,2020年年报发布后将进行更新。
索赔金额可以反映一个问题:保险公司每年支付的钱比他们没有支付的要多得多。
从中国人寿的理赔金额来看,日均理赔金额达1亿元,千万别总以为保险是骗人的!
202
0第三季度,保险业投诉量逐月上升,不容乐观。
买保险最重要的首先是保障责任,其次是服务。保障责任是保险的硬实力,服务则体现了保险公司的软实力。
作为衡量服务的重要标准,保险公司的投诉也值得关注。这里主要讲寿险公司的相关数据。
这里的人身保险公司是指以人为标的物的各类保险,如重疾险、医疗险、人寿保险等。
1.第三季度投诉总量
前三名分别是平安人寿、太平洋人寿和中国人寿,这很正常,因为这几家公司在保险市场上仍然占据着非常高的份额,卖得越多,投诉肯定越多。
2.相对投诉数量
不过,根据投诉的相对数目来审查保险公司的投诉是公平的。衡量指标:
亿元保费投诉
万份保单投诉
一万次投诉
其中,人身保险公司亿元保费投诉量中位数为件/亿元,万份保单投诉量中位数为件/万,万人次投诉量中位数为件/万人次。
(一)亿元保费投诉
(二)万份保单投诉
(三)每万人投诉量
综上,知名大都会富德生命人寿连续两个季度投诉量高企,接下来能否改善是不少消费者关心的问题。
3.投诉的主要原因
(一)投诉涉及主要标的物
在涉及人身保险公司的投诉中,理赔纠纷3052件,占人身保险公司投诉总量;销售纠纷8166件,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