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一个人口超过160万的县,名字的意思是“守护雄关”!云南省简称云(楚),省会昆明,位于中国西南边疆,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云南省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在战国时期,这里是楚国部落的栖息地,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云南是“彩云之南”“七彩云南”。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云岭之南”而得名。截至2018年底,云南省辖8个地级市、8个自治州。其中,对于镇雄县来说,160多万人口,隶属昭通市,地处云贵川三省交界处。从历史上看,
首先,镇雄县隶属于云南省昭通市,从地理位置上看,镇雄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云贵川三省交界处,地面横跨东经104°18'至105°19',北纬27°17'至27°50',东以赤水河为界,与四川叙事永久相邻。南接贵州毕节、赫章,西接宜良。北和微信,也就是说,该县地处云贵川三省交界处。它地理位置特殊,县境东西长99公里,南北长54公里,总面积3696平方公里。就镇雄县的历史而言,在先秦时代,这一地区属于古夜郎国的疆域,西汉开皇六年(前135年),即汉武帝刘彻在位期间,今云南省镇雄县属犍为县南光县。
东汉建安十九年(2),重建南昌县,属朱迪郡,今属昭通市镇雄县,在三国这个历史阶段,魏书吴三国三足鼎立,今镇雄县属蜀汉中南部地区,公元238年,蜀汉在此地区设立南广郡,属益州。西晋建武元年(304年),撤销南光郡建置。今镇雄县属益州朱棣县南沁县。东晋至南梁,此地区属宁州朱棣县,南齐改称南朱棣县,领导朱棣县、汉阳县、塘朗县、南钦县
1800年代,这片区域属于南北朝时期的公州,如今镇雄县的建设和权属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公元583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重建解州,不久即废,大业三年(607年),隋炀帝、杨广帝在位期间,重置朱迪县,今属镇雄县,唐武德元年(618年),又置解州。所属地域,公元754年以后,今镇雄县属南诏国,据史料记载,南诏国(738-902),国名古称是8世纪兴起于云贵高原的古王国。在宋代,镇雄县是现在叙利亚国的羁绊。公元1273年,也就是元朝时期,推广了属于云南行省的行省制度。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今镇雄县属乌萨乌蒙宣威部。
最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明朝在这一带建立镇雄府,关于镇雄这个地名,名字的意思是“镇守雄关”,清初攻打明朝的制度叫镇雄土府。隶属四川省,雍正五年(1727年)镇雄府属云南省,清末建镇雄直隶州,至1913年改镇雄州为镇雄县,部分设彝良县,因此,镇雄县建县已有百余年历史。当时镇雄县属楚中路。1928年,镇雄县直辖云南省。2001年1月13日,撤销昭通地区和县级昭通市,设立地级昭通市。镇雄县还没有。截至2018年底,镇雄县总面积3696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67万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灵魂与肉体,路上必有一个。读完这篇文章你学到了什么?在评论区告诉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