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沈阳12月4日电(记者标题:突破衰退循环,引领生态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本溪绿色转型焕发新生)
企名网报道员
和许多老工业基地城市一样,她曾经严重依赖钢铁、煤炭、水泥、化工等重工业。高污染、高能耗带来的历史“欠账”,让她一度被称为“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
从痛苦的经历中,你重生了。
如今,她通过加强生态保护、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绿色经济,实现了山清水秀。
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之际,我们走进“钢城”辽宁本溪,以生态保护为杠杆,探寻推动老工业基地城市振兴发展的绿色脉搏。
不“勾结老产业”,守望新绿水青山
本溪,20世纪70年代末。600多根大烟囱高耸入云,大量工业企业带来重污染,整个城市烟尘弥漫。
“当时本溪有130多家重点厂矿企业,市中心城区集中了80多家。”本溪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严俊回忆,“那是一个时代的印记。这座城市的工人为此感到自豪:工厂点火冒烟,这是生产兴旺的标志。”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曾经引以为豪的行业逐渐产能过剩。城市将何去何从?如何改善生态环境?这座矿产丰富的老城曾一度处于失落状态。
“过去的老路走不通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遍的民生福祉,我们努力探索出一条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子。”本溪市负责同志说。
近年来,本溪市按照“生态立市”的发展思路,打响“青山、蓝天、碧水”三大保卫战,告别高污染、高耗能的发展方式,强化环境污染行为治理。
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本溪市230台燃煤锅炉全部取缔;生产锅炉等。已改用清洁燃料,如
天然气和电力;为保护全省重要饮用水源地环龙湖水库周边生态环境,当地关停大型旅游景区、游船码头,取缔19个库区2276个养殖网箱33万平方米;为有效落实河长制,本溪市主要领导带队深入厂矿周边重点河道,了解水质和企业排污情况,“一河一策”对症下药。
与此同时,一些大型企业不断完善环境污染治理设施,推进节能减排。20世纪以来,本钢集团累计投入1亿元推进环保工程和其他治理项目建设,实施重大污染治理项目207个。
本溪市拥有亚洲最大的露天铁矿--南芬露天铁矿,其中北台铁矿始于160多年前的清代。经过百年的开采,特别是日伪时期的掠夺性开采,这里形成了巨大的矿坑和贫瘠的岩堆,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甚至威胁到附近居民的健康和安全。
“汛期,附近居民居住的房屋积水较多,老房子随时可能倒塌,我们必须一家一家组织大规模转移。”坪山矿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冬梅回忆。
近年来,本溪市累计投入1亿元,用于147户478名居民搬迁安置和矿山修复。矿区总面积52公顷。
71岁的社区居民易秀芝和老伴孟丽娟一起搬进了新房,告别了晴天雨天土里的生活。提到现在的生活环境,他高兴地形容为:“望山披绿,仰山铺地毯。”
如今的本溪市是辽宁省首批“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首批生态文明模范城市、全国
曾经卫星“看不见”,如今游客“看不够”
春有钟乳石溶洞,夏有大雅河漂流,秋有门山名企,冬有汤沟冰雪温泉……本溪市已成为辽宁省乃至全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这座曾经在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成了“朋友”
看不够的“网红”城市。
从“看不见”到“不够用”,一字之差折射出这座城市发展理念的巨大转变。
一场暴风雪过后,本溪市桓仁县枫林谷景区进入封园整治期。枫林谷森林公园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万毅正带领员工研究园区冬季冰雪旅游项目建设。
“可以考虑搞一些户外冰雪游乐场、汽车露营地,一定要打造特色,不能千篇一律。”万亿和员工讨论。
桓仁县共有国有林场8个,干部职工560人。天然林禁伐政策实施以来,林场职工收入大幅减少,林场经营陷入困境。近年来,枫林谷景区通过股份制改造进行开发建设。现在,景区年接待游客50余万人次,门票收入超过1500万元。
“现在职工收入翻倍,以前卖资源,现在卖风景,谁也没想到,靠着祖祖辈辈守护的山里风景,能养活8个林场的职工。”万亿感慨地说。
初冬时节,本溪县观山湖景区5700多亩水域。
随着旅游进入淡季,景区正组织员工进行设备检修和环境清理。几年前,这座以出售水资源为主要收入的水库还面临着严重的经营困难。
“严重时拖欠员工社保、医保、养老金,这么多员工靠卖水,能卖多少?”关门山水库实业有限公司经理孙宏阳说。从20世纪开始,这家国企与民企合资建设观山湖景区,很快,企业就实现了扭亏为盈。如今,历史欠账补上了,职工工资也大幅上涨。
“本来没考虑过旅游,现在看来,绿水青山就是真正的金山银山。”孙宏阳感叹,如今,保护生态已成为企业共识。为保护景区环境,厕所全部改造成环保厕所,游船改造成燃气动力,原本承包网箱养殖的水面也陆续收回。
据了解,仅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本溪市就接待游客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亿元。
大山里的绿色产品走向国际舞台
好生态带来好风光,好风光吸引客商。
旅游业远近闻名,本溪以此为媒,为当地优质农产品国际化架起“绿色通道”。
本溪县南店镇五星农业牧场生产车间里,金黄的小米在流水线上轻快地跳动着。经过脱壳、筛选、除尘、包装后,这批小米粒将从大连登机,运往加拿大。
农场厂长吴培坤讲起当地小米漂洋过海的故事,很自豪:前几年,本溪旅游小有名气,一批加拿大游客到当地赏枫。其中一位是加拿大一家大型购物中心的采购经理。他偶然尝到了当地的小米,赞不绝口。第二年,客商再次来到本溪,签订了小米订单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