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摆摊卖菜到千家万户致富女,2000多亩地只种一个“小”品种,她的逆袭全靠这句话……
孙宁来自浙江杭州,原本是一名代课老师。丈夫做生意赔钱后,她只好在学校附近的菜市场摆摊卖菜。起初,她甚至租不起固定摊位,但因为一个意外发现,她很快成为一个新兴行业的佼佼者。看乡村教师如何改变命运、扭转人生、成就百万财富!
创业、做生意一定要赚钱,但孙宁告诉我们,有一段时间她做生意不想赚钱。为什么?利润太高,不好意思赚钱。让她不好意思赚钱的,是这些比手指粗不了多少的小红薯。那么,她是如何靠这个小红薯实现百万财富的呢?
小红薯分为几种规格。如果被工人抛弃,孙宁手中的小红薯一斤批发价能卖到元,零售价甚至能卖到10多元一斤。行情好的时候,孙宁一年能有1万多元的收入。这种能赚钱的小红薯很有特色。皮肤比纸还薄,皮肤几乎看不见。她种了2000多亩。
孙宁出生在杭州渔前镇。1980年高中毕业后,他一直在当地一所中学当民办教师,收入并不高。但1997年,丈夫从国企下岗回村创业。当时,孙宁光靠当老师的收入,根本撑不起这个家。那一年,她只身一人去了江苏常州,从老师变成了服装店的销售员。
然而,一个月后,孙宁听说家里的情况,改变了主意。
之后,她养猪、放羊、种竹笋,都没赚到钱。五年时间里,夫妻俩花光了工作攒下的钱。2002年,孙宁不得不开始了一项让她感到为难的事业,到前镇的菜市场摆摊卖自家种的菜。这个菜市场离她以前代课的学校很近。
孙宁每天早上去菜市场卖自家菜,下午回去干农活。虽然他很勤奋,但只能鼓励他
有力地维持某人的生命。摆摊卖菜半年,孙宁没想到,她发现了一个让她成为千万富翁的商机。2002年7月,孙宁看报纸时,发现浙江省农科院研发出了一种特殊的红薯。
孙宁觉得这种小红薯有卖点。试种成功后,她向丈夫借钱凑了6万多元,种了20多亩这样的小红薯。2003年7月,红薯一上市就大受欢迎,独特的口感赢得了不少忠实消费者。
口感好,体积小,辨识度高。这让这种首次出现在市场上的小红薯卖得热火朝天。孙宁把自家的小红薯拿到临安区菜市场批发,却也引起商贩哄抢。
到2006年,孙宁每天要批发2000多斤小红薯,种植成本一斤左右。在市场上,批发价能卖3元多一公斤,一天能挣3000多元。半年时间,孙宁种了100多亩小红薯,收入50多万元。卖小红薯赚了不少钱,但让孙宁郁闷的是,这个生意只能做半年,因为每年1月到6月,杭州都种不出小红薯。
2007年底,她留下20多万斤红薯没卖出去,准备来年反季节卖个好价钱。当时,为了这件事,她特意租了一个大仓库。
2008年春天,孙宁眼看着小红薯的市场价稳中有升,比以前涨了30%,20多万斤红薯能挣20多万元。但就在此时,意外发生了--20多万斤红薯全部腐烂,只能当垃圾处理,扔下的红薯堆得比人还高。
本想通过储存红薯反季节销售赚钱,没想到之前赚的钱全赔了。那时,孙宁对小红薯又爱又恨。小红薯年后在市场上卖不出去,价格还很高,但好赚的钱似乎赚不了。
库存红薯反季节销售有风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她决定冬天去海南种小红薯,再带回杭州卖。2008年,她在海南种植
种植小红薯长势好、口感好,但红薯丰收了,孙宁却觉得在海南再也种不下去了。
海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高,昼夜温差小。小红薯成熟比临安晚一个月。这一个月的时间,让小红薯变成了肥红薯,这让孙宁的顾客很难接受。
孙宁在广东省多个地市同时种植了一亩红薯。经过对比,她发现广东省湛江市种植的小红薯符合她的要求,一季亩产可达3000斤以上。可在湛江市区种植三季,一年下来最终亩产可达7000公斤以上。孙宁终于把一年四季的小红薯卖出去了。
此时此刻,孙宁并不知道,自己即将迎来一场行业大变革。20日以来,杭州临安区出现了不少农产品电商。到207年,当地的红薯在这些电商的帮助下成了网红产品。
随着产品口碑的发酵,火爆的市场持续升温,直接导致当地红薯地收购价从原来的3元多一公斤飙升至5元多一公斤,有的农户一年下来每亩地能收入1万多元。
孙宁当年收入600多万元。孙宁是当地最大的种植户,也是最稳定的小红薯供应商。电商都在抢着买她的货,价格让孙宁有些尴尬。
电商改变了小红薯,也让很多人为小红薯疯狂。在杭州市临安区,当地不少群众转行,开始种植小红薯。第二年,当地红薯种植面积从1万多亩增加到2万多亩。
这种低门槛、高收益的方式,吸引了不少人加入。大量资金和人员涌入小红薯产业,让孙宁预见到小红薯市场即将遇冷。
也就是从这一刻起,孙宁的一系列举动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20.电商可以高价买到小红薯,这让很多种植户选择与电商合作,而不是把小红薯卖给超市等实体店。孙宁的丈夫王云杰对实体店怨恨已久
当时,他提出不和实体店合作。
除了这些苛刻的条件,更重要的是,当时超市等实体店只给5块钱一斤结算,电商从来不给钱,给6块钱一斤。但孙宁告诉丈夫,即使赚的钱少,他们也会和实体店合作。
孙宁把红薯卖到实体店,也遇到了退换地瓜的问题。但她并没有减少实体店的货源,而是主动接手了一些别人不要的实体店供货渠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原来,早在20年前孙宁就判断,小红薯多民族,电商收购价格肯定会大降,但实体店能给她留下利润空间。
孙宁把价格降了一点,增加了对实体店的供货。不过,这钱确实不容易赚。由于周转时间较长,大量刚发芽的红薯被实体店退货。
她请教专家后得知,刚发芽的红薯其实是红薯最甜的阶段。她想出了一个妙招,把这些回笼的土豆做成红薯干,继续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