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起名核名

公司起名_公司起名字大全免费

工商核名

公司核名_工商核名查询系统官网
开公司想不出好名字? 企名网为您推荐
已为 家公司推荐名字
如:贵州企通达财务咨询有限公司,城市是“上海”,行业是“科技”
公司起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工商核名

非常重要,真实有效的号码才能收到核名结果

查询成功

稍后将有工作人员告知您查询结果,感谢您的耐心等待!

徐翔控股公司名称

发表日期:2022-10-13 14:13:32

        曾经与徐翔正面PK的熊旭强,为何成为强制复牌的“首犯”?
        证监会纸面认定,挂着“免战牌”的银亿股份这两天被市场抛压垂直打击,背后的故事令人唏嘘。从宁波市级机关公务员,到百亿级航母舰长;从与大鳄徐翔的正面交锋,到三线作战引发的资金链吞噬,“银亿系”实控人熊旭强历经官场商场的蛰伏,踩着每一个时代的巨变,从宁波首富变成“第一负”。
        在A股强制复牌的里程碑上,第一行写着宁波富商熊旭强、尹益希的名字。
        11月19日,深交所发布关于银亿股份自11月20日起复牌的公告,原因是在深交所要求其回复并披露复牌时间的情况下,其对复牌“三缄其口”。8月23日以重组为由停牌期间,深交所多次向公司发出重组问询函和监管函,甚至痛斥董秘陆学佳“未勤勉尽责”,但仍未得到银亿股份的严肃回应。
        看来,银亿股份的“缓兵之计”不合时宜。
        11月6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完善上市公司股票停复牌制度的指导意见》。在此次指导意见中,上市公司股票超过规定期限不复牌的,原则上应当强制复牌。
        13天后,在深交所的一纸命令下,银亿股份成为首家被强制复牌的公司。不过,由于公司长期股本高度质押,实控人熊旭强之子熊继凯的质押濒临“爆仓”,深交所的“兜底薪酬”更是意味深长。
        银亿集团是宁波本土知名集团公司。实际控制人熊旭强不仅是宁波银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还拥有宁波市工商联主席、宁波市商会会长、宁波市企业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等多个头衔。也正是在这片土地上,他带着银亿集团一路走来,成为当地标杆企业。
        从小办事员到“烂尾楼改造专家”
        从控股三家上市公司到拼徐翔
        熊旭强出身普通,从杭州化工学校毕业后在市级机关工作。上世纪90年代初,宁波开始在国有企业减亏扭亏。1991年,熊旭强去了大型国企宁波罐头食品厂。当时,宁波罐头食品厂亏损严重,一年亏损两三千万,资不抵债。熊旭强上任仅一年,就在这家老牌国企创造利润500万元,出口创汇1000万美国元。当时罐头厂创汇占全市近1/5。
        1994年,熊旭强看到了老国企转行的大趋势,认定发展房地产是一个方向,于是在这一年,熊旭强成立了银亿集团。在1998年取消福利分房制度之前,宁波“烂尾楼”林立,而银亿集团对上世纪90年代遗留烂尾楼的改造,让银亿集团赢得了宁波市“烂尾楼改造专家”的称号。
        银亿集团在后来的发展中,收购了宁波罐头厂、宁波木材厂、宁波电视机厂、宁波经济发展总公司等一大批“老、大、难”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分流安置了这些国有企业的老员工1000多人,对当时宁波的国有企业改革给予了有力支持。
        如今的银亿集团,早已不是当初只做房地产的企业。其控股银亿股份、康强电子、河池化工三家上市公司,已是一家多元化经营企业。实际控制人熊旭强曾登顶宁波首富。而其资本运作能力也在一次次借壳上市中得到彰显。
        2011年,银亿地产通过借壳S*ST兰光,作价33亿上市;20.银亿控股作价1亿元入主康强电子;20.河池化工控股股东将所持股份以1亿元转让给银亿控股,银亿控股由此成为河池化工新的控股股东。
        公开资料显示,熊旭强在入主康强电子的过程中,曾与徐翔正面交锋。
        5月,通过股权交易,银亿控股间接持有康强电子股权,熊旭强成为上市公司
        公司实际控制人。5个月后的2010年6月,徐强泽熙旗下的泽熙6期大举买进举牌康强电子1031万股,与此前已留守康强电子并持股6股的任奇峰、钱景光联手,执掌康强电子。
        20日末,徐翔致函康强电子,请求泽熙投资主导康强电子重组事宜。不过,康强电子董事熊旭强以重组标的永乐影视估值过高为由,对重组方案投了弃权票。随着徐翔被带走调查,永乐影视在康强电子的重组沦为泡影。股市暴跌后,康强电子股价重回13元至17元区间,银亿控股通过关联公司借机增持完成保壳。
        老虎财经梳理2012年至2017年的财报数据后发现,银亿股份自2011年上市以来,在营业收入方面一直处于完美的上升阶段。但同期扣非净利润与营收正好相反,节节败退。2012年,银亿股份扣非净利润也同比增长。
        根据选择组织
        多年来,为了维持银亿股份的业绩,上市公司花了不少“心思”。
        事实上,银亿集团本身早就对单一的房地产行业不满。公开资料显示,银亿集团通过国际并购、产品转型、开拓新兴资本市场等方式涉足制造业。从上述时间线来看,银亿股份上市后,已将重心放在资本运作上。
        20.熊旭强提出将银亿股份转型为“地产+汽车”公司。2017年,他连续实施了两次重大资产重组,两个标的商誉金额分别为1亿元和1亿元。之后,银亿股份名称由“银亿置业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银亿股份有限公司”。
        截至三季度末,银亿股份商誉亿元,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亿元,商誉占净资产的比例为。
        长袖好舞的香港人
        “
        公开资料显示,熊旭强目前已在香港注册,而银亿控股的母公司银亿控股是宁波银亿集团的子公司,工商资料中并无股东信息。资料显示,银亿集团股东为香港银源在香港注册的全资子公司。资料显示,熊旭强借助香港公民身份成立多家香港公司,似乎旨在协助银亿股份进行跨境并购。
        9月30日,银亿股份披露重组交易草案显示,公司拟收购全球第二大汽车安全气囊用气体发生器制造商ARC。在价格相同的基础上,熊旭强通过其实际控制的香港浩盛与CAP-CON签订股权收购协议,斥资美国1亿美元收购。据媒体报道,为了在短时间内完成交易,在调动资金方面,CAP-CON甚至以利率向熊旭强旗下公司提供了美国8亿美元的贷款。
        有意思的是,在银亿股份发行股份吸收资产过程中,上述资产最终作价1亿元。与1亿元的收购成本相比,虽然这一价格看似偏低,但考虑到收购资产中包含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0亿元)债务的实际情况,在汇率方面已经存在一定程度的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