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互联网文化分销商都是这种脑残的美德。
像steam分成73%,很多国外游戏厂商还是认为分成应该更多给制作方。
不过,国内一些公司拿大头,笔者拿小头。橙光超过一定收入,与蒸汽正好相反。分三七,笔者只取30%。
和手游发行商一样,腾讯自己拿80%,只给制作方2%。
在这种渠道为王的思维方式下,山地竞速跟风,抄袭盗版大行其道。
手机在中国不能使用谷歌平台,苹果app给原创者留下了一个小口子。(其实这个小洞里还有很多有能力的独立游戏制作人。)但是国家法律是有限制的。
我一直怀疑,手游审核的政策是不是国内大通道公司和政府共同制定的。
例如,互联网出版证书只给了少数大公司,这些公司可以合法垄断。
如此一来,原著出不来,腾讯抄袭也可以高枕无忧。
国内渠道公司的每个人都是EA的信徒。如果我们杀了独立制片人和原创者,我们就能赢。
至于续集、周边授权等权利,日本Jump这样的世界知名公司的权利全部归作者所有。当年井上武彦不想做《灌篮高手》,动画中途停摆。
在中国,所有的平台和渠道都不是掌握在你的手心。高价或低价出售,然后给作者点蒙蒙细雨。南派三叔还算不错,还是靠合同里的约定和诉讼拿回一些权益。为什么改编自中国的电视剧大多是垃圾?一个IP火了,平台卖高价,给作者下了点毛毛雨,电视剧靠火IP赚了一笔钱走人。企名网程度、质量,世所罕见。挤干就走。
然后这些平台可以大声说,这个ip红了多亏了我。继续圈下一波作者。
其实,只有原创者才会真正在乎自己的ip,保证质量。逐步将一个ip投入到长期运营中。而一些平台商做他们喜欢做的事
就是杀鸡取卵。
中国的大公司,每个人都想成为迪斯尼。他们一个接一个地喊着飞着,叫声很大。吹起牛皮,拉起投资。大家都忘了迪斯尼是个鼻祖。中国真正的迪士尼呢?是他们挤出来卖的。
中国不是没有市场,也不是没有好的原创者。事实上,大公司的一些垄断渠道在中间阻碍了发展。而橙光这样一家新公司,最终也会走上这样一条渠道商的路线。
国内原创者和独立游戏厂商往往无路可走。
利益声明--独立游戏制作人,准备上S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