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台中国之声15日报道了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一家旅游公司组织的军事“夏令营”教员暴打3名未成年人,造成孩子不同程度受伤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
目前,肇事者已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15日的处罚,涉事旅游公司已停业整顿。不少网友提问:旅游公司开设所谓的“少年军校”,是合规的商业运营,还是发挥政策作用的教育培训?在“夏令营”中,老师暴打多名孩子。学校及相关部门有何最新回应?如何更好地规范各类夏令营或研学活动?
位于元氏县的君上少年军校基地名称。
涉事公司未设立教育培训业务
负责人道歉:打人是不对的
涉事的君尚少年军校基地由河北君尚研学旅游服务有限公司主办。工商注册登记信息显示,该公司经营范围中无教育培训业务。
对于殴打三名少年的原因,涉事公司发给记者的声明称,“公司组织的军事夏令营在处理营员私自出逃问题时,'夏令营‘负责人私自殴打营员。”
该公司负责人高东霞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夏令营”负责人打人都是不正确的。“这是我们的错误,在教育营员的过程中,方法简单粗暴,不妥。”
该公司对“夏令营”负责人殴打营员的违法行为及此事在社会上造成的不良影响表示歉意,并将吸取教训,认真开展整改教育,进一步强化职业道德。
专家:轻伤≠不追究刑事责任
孩子法定代理人可提起刑事自诉
根据法律规定,一般情况下,殴打造成轻微伤会涉及触犯刑法,会被刑事拘留。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教授谢澍表示,虽然肇事者已被公安机关行政处罚,但就目前案件来看,3名少年轻伤鉴定并不意味着
不得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谢澍说,“如果公安机关认为现有线索和证据不足以证明嫌疑人具有虐待被监护人的看护人罪,那么被害人或者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提起刑事自诉。”
涉事公司:“夏令营”不需教育部门审批
“只要营业执照有相关业务就可以办。”
对于其公司承办军事夏令营的相关资质,高东霞回应称,他们是合法合规经营,公司营业执照上包含户外拓展。举办以军事教育为主题的夏令营,不需要经过教育主管部门审批,因为其经营行为不属于教育培训。“只要营业执照上有相关经营范围,就可以举办夏令营活动或研学服务。”
在元氏县君尚少年军校基地门口,挂着石家庄市教育局2018年颁发的牌子,上面写着:石家庄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
记者在石家庄市教育局官方网站查询公示名单,并没有“君尚少年军校”或其主办单位“河北君尚研学旅游服务有限公司”的名称。
对此,公司负责人高东霞解释说,“2018年教育局发了研学基地,我们才接手,是另一个名字,2020年正式更名为君尚研学基地,所以找不到。位于石家庄市区的公司只是在君尚基地设立的吃住场地,是合作业务之一。”
河北省教育厅:不便发表意见
多数家长反映夏令营难分好坏
记者通过石家庄市委宣传部多次联系石家庄市教育局,但截至发稿,未能得到正面回应。河北省教育厅也向记者表示,此事不涉及教育部门,对夏令营或研学活动的市场规范不便发表意见。
在记者采访中,不少家长反映,社会组织主办的夏令营五花八门,多数家长难以分辨优劣。
家长刘女士说,“主办方的资质是合法机构,还是与一些旅行社私下合作,只是为了牟利;一个老师能照顾几个孩子?发生意外时,老师责任心不强,肯定会有不必要的麻烦。”
夏令营主办方存在监管空白
专家:引导发展需多部门规范
记者通过网上搜索发现,违规夏令营屡被举报。2020年,在浙江温州,一个协会组织的亲子夏令营让“女德班”惊喜不已;山东曲阜一公司举办的“阳光青少年国学夏令营”涉嫌使用非法出版物,被有关部门认定教学低俗、违背科学、歪曲事实,对营员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前不久,中国探险协会主办了以沙漠探险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由于没有专业医护人员随队,一名16岁的北京少年因体力不支去世。近日,另一起由某旅游公司主办的“夏令营”暴力殴打3名少年并造成轻伤。
记者查询相关文件发现,教育部对教育部门、学校组织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和中小学生出国参加夏(冬)令营活动均出台了明确的管理办法,但对社会组织主办的相关活动没有明确规定。然而,受社会需求影响,各类以自然探索、逆商培养等为主题的夏令营,由于主办方复杂多样,存在监管空白。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确实有不少夏令营或素质培训机构打着冠冕堂皇的名义。“这些机构的人员素质、职业资格、相关管理都没有跟上,特别是登记注册、核查、业务开展等环节,缺乏规范和监管。”
储朝晖表示,无论何种类型的夏令营或研学活动,专业缺失和管理风险往往是社会机构面临的最大痛点。在行业监管缺失、社会需求旺盛的情况下,很难指望家长挑剔,需要多部门规范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