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仍有必要充分了解百行征信成立的来龙去脉和意义,否则无法理解此次芝麻信用等个人征信试点机构参股的方案设计意义。
随着互联网和共享经济的发展,建立大众化信用体系的呼声日益高涨。因为互联网语境下交易双方的信息越来越不对称,而共享经济的本质之一是信用经济,良好的信用会大大降低交易风险和成本。随着“信联”的出现,一个覆盖单个企业生活和经营活动的信用数据体系即将建立。
一、什么是新联?
信联全名Xíng征信有限公司,是一家根据《征信机构管理办法》设立的征信业务公司。2018年1月4日,央行受理百行征信有限公司(筹)个人征信业务申请并公示。
第二,信联能做什么?
信联主要从事个人征信业务。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征信业务是指收集、整理、保存、加工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并提供给信息使用者的活动。信息使用者可以通过分析计算信用数据,了解个人信用状况,进一步提供相应的业务服务。
一般来说,信用社可以依法收集你的信用卡消费记录、贷款记录、日常消费记录等信息,提供给特定主体。此外,根据央行征信管理局局长讲话,取得个人征信业务许可的机构可以兼营企业征信业务。
第三,新联为什么这么牛?
信联的成立之所以能产生轰动影响,是因为它将是第一家正式获批个人征信牌照的公司及其强大的股东群体。
1、首家正式获得个人征信牌照的公司
2013年的《征信业管理条例》明确要求征信机构经营个人征信业务,须经国务院征信业主管部门(实践中为央行)批准。
央行发布《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相关准备工作的通知》,同意8项征收
征信机构“做好个人征信准备”,分别是芝麻信用管理公司、阿里的征信机构,支付宝、淘宝、天猫的交易数据都在这里)、腾讯征信有限公司(腾讯旗下征信机构)、深圳前海征信中心有限公司(平安保险旗下征信机构),持有陆金所交易记录、投保记录等)、考拉征信有限公司(覆盖多个城市的便捷支付机构,也持有大量消费者交易信息)、鹏元征信有限公司、中诚信征信有限公司、中智诚征信有限公司、北京华道征信有限公司(专业征信技术机构)。
这8家机构虽然被授予个人征信业务资质,但本质上是监管部门个人征信业务试点机构,央行并未发放正式的“个人征信业务许可证”(即征信牌照)。央行公示征信协会的成立,意味着全国首张个人征信牌照即将发放。
2、八大信贷巨头联姻
在信联社股权结构中,上述8家获央行批准的信贷试点机构分别持有信联社8家股权,共计64家。
这8家机构在行业内影响力较大,参与消费者生活广泛。此次行业巨头联合成立企名网联,打破了以往各设山头的分散局面,将极大地推动我国整个征信业务的发展。通过巨头之间的数据整合,最真实地还原消费者的个人信用状况,大到生活消费,小到金融借款。这是个人征信系统最基本的数据构成。
3.央行为母
信合其余36股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互金协会、央行、银监会)持有,这让信合获得了强有力的政府背书。
4.信用社的引入有何意义?
征信制度的建立必须平衡社会商业利益和公民个人信息保护。信联的股权结构直观反映了中国未来个人征信体系的格局和理念:银监会牵头,行业巨头参与,征信数据全面纳入国家掌上
在控制之中。信用社的出现将对征信业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1.数据全面整合,体现征信公正客观
信用成为网络经济时代个人越来越重要的无形财富,也是公民的重要隐私;同时,片面、不客观的征信结果会对当事人造成较大影响。
信用社的成立,可以实现行业巨头拥有的信用信息的整合,减少“数据孤岛”现象,信用信息结果将更加全面;在国家力量的参与下,现有征信业务实践将突破个别征信机构固有的利益冲突(各大征信机构都与其具体运营企业有关联),适用更客观的评级标准,征信结果也将更加公平。
2.“国”字当头,保护公民个人隐私
各大征信机构作为民间力量,对国家征信工作的基本理念和规则了解不够。而且,由于其不可避免的商业属性,在经济利益面前,存在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权和个人隐私权的风险。
有了国家力量的掌舵,将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置于征信工作的核心位置,突出征信监管的公益性,重视公民个人隐私保护。
3、现有征信试点机构整合,业务格局将变
如上所述,现有获准开展个人征信业务的主要征信机构均未取得正规征信牌照。信用社获批后,现有试点机构的试点资格是保留还是收回?还是会获批正式的征信牌照?能否继续开展征信业务……这些问题尚不明朗,征信业务格局或将出现较大调整。
征信系统的全面覆盖,将使那些失信、恶意欠费的个人无所遁形,劣币驱逐将大大净化交易环境,保障交易安全。信用社的成立代表着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当然,相应的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对接等细节技术规则还需进一步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