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航运招商局,1972年由李鸿章创办,是洋务运动中第一个官督商办企业。由于是官营商监,或主要由私营机构经营,航运投资促进局被界定为私营企业。实际上,民间资本只有七十三万二千两白银,而官行有一百九十余两,是公私合营。
2.开平矿务局。1876年,李鸿章派唐廷枢组织拟定官督商办章程,招商收股。1878年7月24日在直隶汤山开平镇正式成立。1881年全面投产,拥有3000名员工。1882年煤炭年产量为https://www.zhucesz.com/万吨,1898年达到73万吨。多年来,扩建设备,改善运输条件,配备运煤车轮,设立专用码头和堆栈。到19世纪末,总资产近600万两白银。1892年唐廷枢去世后,张仪接管监察,采矿权逐渐被外商控制。
第三,上海机织局是李鸿章与郑观应等人于1878年共同筹建的。几经波折,终于在1890年动工。开工后,生意兴隆,利润巨大。1893年10月,工厂被大火烧毁。李鸿章派盛宣怀、聂继硕干涸互玩后,盛聂在局的基础上改建为华盛纺织总厂,1894年恢复生产。
4.中国电报总局。1880年8月中旬,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批准设立津沪电报线,在天津成立官办津沪电报总局,任命盛宣怀为办公厅主任。1881年11月津沪线建成前,正式定名为中国电报总局。从18823年1月1日起,改为官办商办,发行股份筹款,每年还钱官办银行,并听自己报款充盈经费。盛宣怀、郑观应、景元善、谢家福、王荣和等人集齐https://www.zhucesz.com/万股湘平银,这是他们的创始资本。
5、1890年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家钢铁联合企业。它的诞生是中国钢铁工业的开端,被西方誉为“中国觉醒的象征”。张之洞是第一个兴建汉阳铁厂的大臣,但
他还因为自己的无知和傲慢而闹出笑话,给全中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扩展数据
洋务运动初期创设的民间企业,大多采用政府监管、商业经营的形式。清政府在20世纪60年代创办军工企业后,在原料、燃料、运输、管理等方面遇到困难,于是从70年代中期开始兴办民用工业。但清政府无力拨出巨资直接投资,无法承受损失;都推给了商办,却不放心,于是出现了政府监管、商办等企业组织形式。
政府监管的商业企业吸收私人资本,其生产也以追求利润为目的,既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又能避免封建地方势力的干扰。与没有盈利或亏损的政府办企业相比,它是一种进步的趋势。同时,政府一般赋予政府监管的商业企业减免税、获得贷款、垄断经营等特权,因此在创办初期就得到了“商”民的认可,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最终,政府监管的大型商业企业大多成为国内外反动势力的牺牲品。在这些企业中,有的被外国侵略势力直接吞并,如开平煤矿;有的被迫改为官办,如电报总局;还有的则转移到洋务官僚手中,成为官僚集团的私有财产,如招商局、华盛纺织总厂、汉阳铁厂等。
参考:百度百科-官方监管商务办
参考:百度百科-官方监管与商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