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大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选择上市。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还了解了中国十大上市公司。可以说,上市公司很厉害,但也有人认为上市只是为了圈钱,却不愿意上市。那么哪些中国巨头没有上市呢?小编给大家盘点一下。在中国非上市公司十强中,国民女神老干妈就是其中之一。中国十大非上市公司排名1。华为集团国产手机的代表、国人的骄傲--华为手机,尽管近年来发展迅猛,已经跻身全球销量前三,但仍未上榜。华为掌门人任正非曾表示,华为绝不会为了追求企业规模而盲目上市,也不会为了讨好股东而忽视对用户的服务。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是,华为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将股份分散到7万多人,而按照上市的要求,上市企业股东人数不得超过500人。2、老干妈首当其冲中国著名辣酱品牌“老干妈”。众所周知,老干妈创始人陶华碧是一位非常霸气的老太太。年轻时,她嫁给了一位地质队员。后来,丈夫早逝,留下两个孩子。为了生活,陶华碧一个人撑起了全家的重担,白手起家打造了全国第一家辣酱老干妈。陶华碧曾表示“老干妈”绝不会上市,并称这只是骗别人的钱,可见老干妈陶华碧的实力。3、立白集团立白集团也是财大气粗的代表。其创始人徐晓冬曾表示,上市不外乎两个目的,名和利,在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同时,还能筹集资金。不过,立白集团现阶段在这方面并不缺乏需求。立白是行业内唯一能实现付款转发货的公司,资金链非常顺畅。4、娃哈哈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曾表示,娃哈哈肯定不会上市,因为不差钱。不过,这种坚定的态度有所松动。即便尚未上市,也能明显看出宗庆后对上市态度的前后变化。在娃哈哈30周年庆典上,宗庆后曾表明上市可以加快企业发展步伐,适当的时候也可以考虑上市。5.正威国际正威国际由王文银于1994年创立。成立初期,王文银主要采取来料加工的方式生产电源插头,产品全部出口。随着生意越做越大,王文银于1995年创办香港协伟实业,买卖电源线。到2003年,正威集团已颇具规模,是全球最大的电源线制造商之一。之后,王文银进入电力线产业链上游。他在各地收购铜矿、囤积铜原料,收购欧美贬值的铜加工企业,也让正威集团形成产业链闭环的同时,王文银也获得了“世界铜王”的名企网。不过,正威集团至今没有选择上市。王文银认为,好的企业不需要上市。当然,最重要的是,正威集团不缺钱、不缺名,王文银没必要上市。6.江苏太平洋建设集团太平洋建设始建于1995年。是一家以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为核心产业的民营企业,拥有国家公路、市政、水利、建筑等总承包及多个专业承包一级资质,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一级资质。?现有员工36万人。以“荣、勇、智、勤”为核心价值观,秉承“服务员工、服务品牌”的发展理念,致力于打造私人公用、私人共有、权利公开、资产社会化、中国人办的新型国有企业。入选世界企业500强、中国企业500强。目前未上市。7、在外人看来,西贝有300多家直营店,https://www.zhucesz.com/万名员工,50多亿营收,净利润可观。西贝的确是海底捞之外中国餐饮的另一面旗帜。问:西贝一直不上市的逻辑是什么?西贝贾国龙回答:资本的唯一目的就是利润最大化。资本逐利的本质是没有问题的,但作为一个企业家,我不会以利润为最大目的,而且我相信大多数资本也是有情怀的,有些人会想着用资本来推动社会进步。但当资本和利益奔涌时,突然之间,我宁愿少挣点钱,坚持自己的价值观,所以当然冲突在所难免,你得有选择。8、万达集团2018年1月29日,腾讯作为主发起人与苏宁、京东、融创、万达商业在北京签署战略投资协议,计划出资约340亿元收购万达商业在香港H股退市时引入的投资者持有的约14股股份。据此估算,万达商业估值约为2429亿元。这是全球互联网企业与实体商业巨头之间最大的单笔战略投资之一。王健林在总结万达集团2018年的工作时表示,有人说万达急着上市,其实根本不理解。我们和战略投资者签订的协议是五年内上市,即使不上市也没有回购担保。还是那句话,金子总会发光,好饭不怕迟到。9.青山控股青山控股由张纪民于1992年创立。创办青山集团前,张纪民从事汽车门窗生产,完成资本原始积累。1995年,张济民与股东合作成立浙江丰业集团有限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生产钢铁的民营企业,这也让张济民的故乡温州拉开了炼钢的序幕。年,青山控股集团已成为国内领先的民营不锈钢企业。如今的青山集团已经形成了从不锈钢上游的原材料开采、冶炼,到下游的产品加工生产、物流运输、贸易、国际贸易的完整产业链。2017年,青山集团实现不锈钢、粗钢产量748万吨,销售收入1615亿,员工超过https://www.zhucesz.com/万人。不过,青山集团至今未上市。原因可能是公司上市后变得透明,这可能会让它更加恼火。最重要的是,青山集团本身并不差钱。10、Oppooppo,品牌由陈明勇于2001年创立,全称为广东Oppo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在发展方面,oppo采取广告策略,前期推送“音乐手机”卖点,为oppo赢得了大量忠实用户。根据权威数据机构IDC系统2017年,oppo总销量约1亿台,市场份额排名全球第四。按照市场价格估算,2017年oppo的销售收入已经超过千亿元。虽然OPPO在运营上非常成功,但至今没有选择上市。主要是不差钱,充裕的现金流让OPPO在业务开发者方面显得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