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稳步增长,甜宠服饰猛增最新网剧备案
短信。威尔
广电总局公告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上线备案数量的网剧有59部,相比第二季度的68部网剧有所减少。其中,都市题材、传奇题材、青春题材、公安题材、科幻题材、武侠题材等多种题材。
从题材来看,城市题材占比最大,共有27个。而其他传奇题材、青春题材、公安题材、科幻题材、武侠题材、乡村题材则较为稀缺,超审数量均为个位数。
单月数量来看,9月备案审查的网剧有27部,比8月增加13部,为近5月最高,这一现象一定程度上说明随着疫情趋于平稳,剧组拍摄逐渐恢复正常,过审的网剧数量也有所增加。视频平台、电影公司、传统电视剧公司、网络电影公司齐聚网剧市场,无疑是三季度的一抹亮色。
以甜宠剧为主的都市题材持续“发电”
近半年来,除了暑期档将热度交给“她剧集”和悬疑剧外,《下一站是幸福》《冰糖炖雪梨》《传闻中的陈芊芊》《人间烟火厨房》《我喜欢你》等甜宠剧可以说在2020年前三季度继续串烧。于是,各影视公司都想在甜宠剧里分一杯羹。
在三季度提档上线的重头戏都市题材中,甜宠剧功不可没。如玄幻剧《超越时空的恋人》、高萌的暖心治愈陪伴剧《喵室友》、人气青春文学IP编剧《她和他的爱情剧本》、青春群像剧《我的初恋是暗恋》、古风校园青春剧《兄弟请留下》、甜蜜爱情成长剧《没关系,是青春》、青春爱情励志剧《记得原来的时光》、青春甜宠校园剧《让时间沸腾》、高糖温暖甜宠剧《你听起来很甜》、以及近期热播的治愈系剧《我的爱》等。
温暖爱情剧《谢谢你让我遇见你》等。
就这些网剧的片名来看,都洋溢着浓浓的甜宠气息。当然,也有抄袭网文标题的嫌疑。但由于网剧受众年轻化,为了精准定位年轻观众的审美趣味,这种通俗易懂的片名也是网剧追求网感的主要方式之一,并贴合网剧本身的内容和风格。
从2017年《两世缘》的纯糖剧情,到《为什么BOSS》系列甜宠剧的标准呈现,再到最近的《我喜欢你》,这些剧集的亮眼表现进一步印证了甜宠剧有着相对稳定的市场基础。但甜宠剧《霸道总裁爱上我》的内核决定了该类型剧本质上是玛丽苏偶像剧的升级版,创作者只能在花式撒糖中突破自我。
不可否认,近年来国产甜宠剧创作不断升级创新,尤其是今年以《传闻中的陈芊芊》为代表的甜宠剧,体现了女性主义内核,巧妙融入喜剧元素,让市场看到了甜宠剧新的可能。但反观当下剧集市场的多数甜宠剧,仍难逃剧情的单一化、人设的单一套路,这与甜宠剧的内容支撑密不可分。
目前,IP改编可以说撑起了市面上大部分甜宠剧。骨朵发布的2019年《甜宠网剧报告》显示,186部甜宠剧中,有62部改编自小说、动漫、游戏等剧集,其中84部改编自小说IP。这种对IP改编的高度依赖,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甜宠剧的内容质量。
受市场影响,意味着甜宠剧编剧功能弱化。今年IP改编的甜宠剧,编剧多是在网上找不到此人的新入局者,或者是原著小说作者亲自下场,小说创作者和编剧之间的门槛也被忽略了。相反,原创剧集《传闻中的陈芊芊》越来越珍贵,也更容易撬动市场。目前,第二季已经提上日程。
另一方面,甜宠剧的叙事结构简单,甚至只要单纯追求所谓的名场面,就可以
为了轻松撬动市场,又一次降低了甜宠剧导演的门槛。据骨朵统计,第三季度备案审查的甜宠剧中,有近一半的导演是市场新人,公开资料中并无作品信息。
经过几年的发展,甜宠剧逐渐被市场重视,但要想进入剧集市场主流阵营,首先要遵循内容为王的规律,摒弃套路和程式化,减少对IP改编的依赖,提高创作者门槛,尊重原创内容。再者,通过不断创新元素和价值内涵,与时俱进,逻辑理性与角色感性并重,以优质内容赢得更多观众的青睐。
以古言、传奇元素为主角的古装剧崭露头角
9月底,《延禧攻略》《如懿传》相继下架,宫斗剧面临新一轮监管。不过,据骨朵观察,第三季度过审并上线的古装剧多达6部,如女性励志传奇剧《娇若云剑月》、古装奇幻爱情喜剧《亲爱的药王大人》第一季和第二季、古装言情励志剧《浮世绘二美人传》、以及7月热播的古装校园青春剧《天舞纪》等。
这些古装剧大多以古风传奇为主,没有宫斗元素。在骨朵看来,所谓“限古令”,从来都只是“宫廷限令”。因为2020年播出的古装题材还真不少,比如最近热播的《如意芳菲》《九流霸王》也是古装剧。仔细看剧不难发现,这些古装剧中的宫斗元素已经消失,更多的是轻古风、轻喜剧等元素的展现。
事实上,广电总局对宫斗戏的规范由来已久。早在2011年,广电总局就正式禁止宫斗剧在上星频道黄金档播出。
2013年6月,国家广电总局颁布《卫视综合频道电视剧播出规范管理办法》,要求每月、每年播出古装题材的总集数不得超过总数的15集。原则上两部古装剧不能备案播出。
2017年6月,国家广电总局发布《通知》强调“宣传活动期间,省级卫视频道原则上不得编排古装剧,
偶像剧等娱乐性电视剧播出,保证与整体氛围协调。“。
2019年,《延禧攻略》《如懿传》紧急停播,一些电视台还没播出就中途断电。网上一度热传最严“限古令”。但6月之后,《长安十二时辰》《陈情令》《陈席元》等古装剧集体上映。
即使“限古令”非常严格,古装剧依然拥有稳定的市场份额,年年都有爆款,如2017年的《琅琊榜》《锦绣未央》《女医明妃传》《《楚乔传》》,2018年的《延禧攻略》,2019年的《长安十二时辰》《陈情令》,今年的《封神令》等。
这些爆款剧集引发的热度,也培养了一大批喜欢看古装剧的观众。虽然开播前非常低调,但因为质量过硬,还是形成了收视和口碑的双赢局面。这些剧集的成功,也为后续古装剧的制作提供了不少思路:
第一,内容为王,质量为先。“限古令”之下,仍有爆款剧出品,说明内容仍是古装剧的“免死金牌”。只要故事足够精彩,观众认可,市场接受度还是会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