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文弄墨,又看江湖~
有沉香千年的古诗,也有最精美的图画
我醉时拍手狂唱,举杯邀月,三客对影。
节选自苏东坡《念奴娇中秋》
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被贬黄州的苏东坡度过了人生中第45个中秋节。天际千里,举目远眺,一轮明月落江,胸中豪情满怀,于是用笔写下了这首词。
其实,这是苏东坡一生中最艰难的时刻。
回想起来,19岁的他迁都,经历了失去母亲、父亲和妻子的痛苦。他因“乌台诗案”入狱,差点丢了性命。可以说,风雨不平,坎坷不平。
展望未来,在可预见的未来,我只是一个小团助理员(保安队副队长),连日常生计都要靠开垦荒地、开垦土地填饱肚子。
而一年后,他也将经历失去儿子的痛苦。
但苏东坡并没有向命运屈服,即在黄州时,前后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千古叹为观止。
也就是这一年,他还写了《定风波》:竹杖鞋轻打马,谁怕?一场烟雨,终将终生。
这时,苏东坡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打败他了。
就像《肖申克的救赎》中的经典台词:逆境中保持希望,上帝能把你怎么样?
抛弃我的人,不能留在昨天;
那些乱我心的人今天更担心了。
长风千里送秋雁,高楼大厦用得上。
摘自李白《宣州谢I楼别书疏云·校书》
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时年52岁的李白游历宣州,送别友人,顿时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
此时,距离他离开长安已过去10年。他告别宫廷歌舞,融入山川,成为真正的逍遥宾客。
昨天已经成为过去,你不必太怀念。得意时一定要享受人生,不要把金杯空对月。
我突然想到
一句话:愿你出走半生,年轻归来。
山川空远,落花风雨更伤春。倒不如怜悯眼前的人。
摘自晏殊《浣溪沙》
晏殊的第一句话,看似有些伤感,其实内心透明。是珠玉词的代表作。他的感受不是因为某个人或某件事,而是对自己过去时光的回顾。
晏殊一生的情感经历相当艰难。两个妻子都因病去世了。当他在梦里喝醉时,他认识了歌唱家小娘,找到了唯一能解愁的知己。
然而,以封建礼教和世俗枷锁著称的晏殊,最终不得不告别萧娘,回到京师赴任参政,因此这段感情成为他一生的遗憾。
但时间会治愈一切,抚平一切创伤。多年后回首,晏殊的心情变得达观,学会了珍惜当下。
也许偶尔想起,心里就会酸酸的。
云雾连天,星河欲转千帆舞。
就像梦魂属于皇帝一样。当我听到天堂的语言时,我问我属于哪里。
节选自李清照《渔家傲》
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时年46岁的李清照乘船东渡。此时,她的丈夫赵明成刚刚去世半年,留下了无限的悲伤和遗憾。
建炎元年,金人夺走了南秦惠钦两位皇帝,靖康之耻永载史册。同年五月,康王赵构继位,调赵明诚镇守江宁。次年春,青州哗变,家在老家的李清照决定投奔丈夫。同时,他对赵构对主的态度深表不满,作诗攻击:南犹畏吴江寒,北应悲易寒。
更让李清照感到痛心的是,她刚到江宁不久,赵明诚就因承受不了压力,独自弃城逃亡,未能坚守江宁。航行通过乌江时,心中悲愤的李清照作了著名的“夏绝句”:
生是英雄,死是鬼魂。至今思项羽,不肯渡江东。
5个月后,赵明成因病去世。带着这些复杂的情绪,李清照决定渡江避难,写下了这首词。
长风九万里
大鹏展翅飞翔。上帝问我要去哪里。我的心说,这是一个很长的路要走。去哪里有什么不好?不如借一缕东风送我蓬莱岛,不负江水滔滔星河舞的美景。
也许此刻,他还惦记着赵明诚,但你有你的肉欲军,我有我的轻盈。
从此素未谋面,愿与古佛共点一盏青灯。
清风明月无人管,南楼寒气逼人。
摘自黄庭坚《鄂州南楼书》
黄庭坚的一生,风雨汹涌,道路坎坷。1095年,他蒙冤被贬。他在蜀国忍辱负重六年。他刚恢复官职,就被罢官到武昌居住。
这首诗就是黄庭坚在这样的情况下写的。唯一不同的是,此时他的心里没有得失。
清风明月,十里荷香,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才是真正的洒脱生活。
花之艳露,草之富霜。人的幸福不是因为拥有多了,而是因为在乎少了,多了是负担,少了不是不足。
安心才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