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公司都有这样一个怪现象:领导想搞一个团建活动,让员工好好休闲,通过团建增进同事之间的感情。但员工们似乎打不起精神,更有甚者连吐槽都不行,这让领导觉得“爽”了。
本应激情澎湃而来的团建,却陷入了员工参与、背后吐槽、HR不讨好、公司白花钱的怪圈。那么哪里出了问题?
如果你也是公司领导或者HR,如果你也有这样的烦恼,那就赶紧看看你有没有踩过这样的坑。
1.把时间定在周末,不要请假
(更有甚者,员工会因旷工等被计算在内……)
这是许多公司的通病。领导者出于团队建设的需要,自然希望尽可能多的员工参与进来,甚至全部参与进来,这无可厚非。但如今,很多员工的假期都很宝贵,周末前事情就已经安排好了。公司如此强硬的安排,自然会让他们感到不舒服。
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团建在周内进行,不影响员工个人事务的安排。如果只能安排在周末,请提前告诉员工,“赶鸭子上架”式的团建,内容再好也会让人反感。
2.成了领导的个人秀
很多连队选择自己设计、自己主持团,因此话语权掌握在领导手中。而如果领导不能迅速转变身份,与员工打成一片,那么这次团建活动可以说是失败了一大半。
作为领导,在团建活动中一定要让自己“疯狂”,带头与职工见面。如果你真的为自己的领导身份保留,你会“授权”公司里其他性格好、有人脉的老员工来做这件事。这样,员工才能敞开心扉。全权决定或颐指气使,这些行为绝不能允许!
3.内容单一枯燥,流于形式
许多公司将小组建设活动等同于
在“饭局”+“唱戏”中,甚至有的连队懒得改变团建活动的内容。那本策划书,他们一遍遍执行,连玩法都大同小异,让老员工叫苦不迭。如果这样的群建受欢迎,除非太阳打到西边,否则它是不会出来的。
其实,团组织一次登山活动,徒步、野外烧烤、手工制作比赛、绘画体验等,让员工感受到平时没有的心情和状态,往往事半功倍。即使是“自行车日”和员工一起在户外骑行,也比互相吃喝玩乐、打太极强。
4.舍不得花钱,懒得关注
有朋友吐槽自己公司的团建,每次都选择所在城市的一些免费小景点,从小到大去了不下几十次,真没意思。而且环境本身马马虎虎,真的是“建团不如加班”。
如果公司资金有限,那就花大力气,租个小派对大厅作为场所,带领员工做公益活动,让员工觉得自己被需要,或者号召员工加强户外锻炼,注意身体健康,都值得考虑。
团建,不管是享受式的,还是成长式的,都要让职工感受到温暖和力量。因此,团建规划要充分考虑职工的主观意愿和感受,否则只会剃光头、压担子,花钱不讨好。如果公司资金充足,活动预算充足,建议可以找专业团队开展团建,往往会让氛围更“燃”。如果条件有限,一定要多留心,绝不能让员工有“被应付”“被忽悠”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