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型机到预售机,C919首次试飞再次成功。
据中国商飞公司消息,5月14日6时52分,编号为B-001J的C919飞机从上海浦东机场起飞,9时54分安全着陆,标志着中国商飞公司即将交付用户的首架C919飞机首飞试验圆满完成。
2019年以来,6架C919先后在上海、阎良、东营、南昌等地开展试飞,开展了一系列地面试验和试飞。2020年11月,C919获得型号检验批准(TIA),全面进入局方批准的试飞阶段。目前,国产C919飞机的试飞取证和交付准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C919大型客机系统是我国挑战自主干线客机的关键工作,经历了曲折。报告显示,首架原型机于2017年11月2日完成总装,5月5日成功首飞,但与此前2017年通过适航审定并交付的目标相比已大幅推迟;此外,C919原计划于2021年交付并投入商业运营。随着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反弹,市场对国产C919交付进度感到担忧。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总会计师吴永亮年初表示,目前国产C919项目仍处于适航审定阶段,预计2022年交付;疫情影响总体得到控制,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继去年签订购机合同后,今年5月10日,东方航空(600115)披露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50亿元,其中105亿元将用于引进包括4架C919飞机在内的38架飞机。根据东航的公告,国产C919飞机和ARJ21-700飞机的单价分别为美国亿美元和美国亿美元,远低于空客和波音公司单价约为美国3亿美元的进口飞机。
中航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军工行业首席分析师张超此前对记者表示,C919大型客机6架试验机已全部首飞。
我国大型客机项目进入“6机4地”高强度试飞阶段。预计2022年完成首次交付,2023年实现批量交付,2025年年产飞机50架;民航经过多年的发展蓄能,从产品研制到批量交付,正式进入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
大飞机概念股触底反弹
大型客机产业链长、复杂度高,其中航空工业集团主要参与机械制造,目前机电、航电等机载系统参与有限。市场表现方面,今年以来,A股大飞机概念板块持续下跌,一度跌去40家,但4月27日以来企稳反击。截至最新收盘,指数已回调近20。
板块个股中,抚顺特钢、南图股份本轮反弹涨幅超过40家,钢研高纳、中航重机、爱乐达、中航高科等涨幅超过30家。此外,中航机电、航发控制、白金股份等涨幅居前。
(涨幅前十个股)
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在飞机材料供应商方面,南山铝业表示,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同时为波音和空客供货的公司。同时,庞巴迪、中国商飞等世界级航空制造企业均为企业客户;此外,宝钛股份表示,公司是商飞钛材基础材料供应商,未来将为公司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机遇。材料供应商光威复材表示,公司碳纤维产品在民机上的应用规模有限,尚未产生重要影响。
中航电子表示,部分子公司已为C919提供产品,将继续积极推进民机业务发展;海特高新表示,目前正积极做各种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以满足未来大飞机的市场需求,并与国内大飞机制造商开展了技术合作,积极参与国产大飞机客舱长时间供氧系统、D级全动模拟器的研制。
此外,辉煌科技、国光电器、安达维尔等上市公司表示,将为C919提供机载娱乐系统和航空厨具配件。
当前,全球航空业正在快速复苏。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总干事WillieWalsh近日表示,尽管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存在争端,以及主要航空市场中国的持续限制,但总体客流反弹速度快于预期。预计2023年将恢复到疫情爆发前的水平,比此前的预测早一年。
国内航空业4月份遭遇重挫。中信建投预计,4月民航国内运力仅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26%,国内客流仅恢复至2019年的17%。相比之下,民航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平稳增长。民航完成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货邮运输量分别为203亿吨公里、1亿人次、1万吨,为2019年同期。
政策层面频频释放积极信号。5月5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有力有序有效疏通海空集疏运,提高作业效率和通关效率。用好航空货运运力,保障重要零部件、设备和产品运输。5月13日,民航局召开会议,提出要考虑企业经营压力,各单位在确保飞行安全的基础上,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满足航空公司业务需求,做到“应飞尽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