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法院以防疫大局为重,现在我们企业正式投入口罩生产,为抗击疫情出一份力!”近日,北京某医药公司负责人给昌平法院民二庭法官宣红莲送来感谢信和锦旗。
事情要从几天前这家药企的一个紧急电话说起。该公司以合同纠纷为由,将上海某医药公司诉至昌平法院。于是,上海的医药公司在当地浦东新区法院以合同纠纷为由将北京的医药公司告上法庭,并申请财产保全。结果,这家北京医药公司名下的银行账户被冻结。
但就在不久前,企业刚刚收到昌平区政府相关部门的函,要求紧急生产医用口罩。账户冻结导致原材料采购中断,工人工资无法支付,迫在眉睫的口罩生产陷入停滞。于是,医药公司迅速联系昌平法院说明情况,要求法院与其协调。
“生产一线也是抗疫一线!”接到电话后,民二庭负责人潘友亭立即带领承办法官宣红莲前往医药公司核实情况。在车间实地调研后,他了解到,由于资金枯竭,口罩日产量直线下降,严重影响了防疫物资供应。
回到法院后,法官宣红莲通过“北京云法院”平台组织双方调解,北京的药企在线出示了政府相关部门出具的函件、告知书等佐证材料。宣红莲向上海的药企讲解了当前疫情形势,希望他们能考虑药企的实际困难,申请解除财产保全,帮助药企全力投入生产。上海医药公司代理人表示完全理解,但需要与远在外地的公司负责人商量,确认短时间内无法回复。
“一刻也不能耽误!”沟通结束后,宣红莲立即联系浦东新区法院,告知北京医药公司紧急情况及相关情况。经多方核实,浦东新区法院立即解除了对该公司银行账户的财产保全。整个解封程序仅用一天时间。
目前,疫情形势
掩护是医护人员的“武器”,也是老百姓的“盾牌”。特殊时期,特事特办、急事快办,京沪两地法院联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图文/穆晓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