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日,哒哒英语正式更名为“哒哒”。20世纪末,它的名字从“达达ABC”变成了“达达英语”。
同时,微链研究院近日发布“上海独角兽企业榜”,达达入选其中,成为上海唯一一家本土K12在线英语教育品牌。
不到两年时间,两度更名,跻身独角兽阵营。这家K12在线英语教育“前辈”级机构为何动作不断?选择在2018年年中对品牌进行升级更名,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分众传媒老总江南春表示,独角兽企业在市值上需要有很强的品牌意识,有了意识才有选择。
那么,达达的选择是什么?
行业下滑趋势的预言家
变革与发展是新兴行业的常态,对于始于2013年在线教育元年的在线教育行业来说更是如此。如同行业的晴雨表,头部品牌总能用行动展现行业发展趋势。这种现象在达达的成长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公开报道显示,20年底更名源于达达成立3年多后的“民心”。彼时,达达用户已经从一开始的几十人涨到了几十万人。一向注重用户体验的达达也在9月份的一次用户调查中了解到,当时大家对品牌名称概念不清、记忆点模糊。这无疑让正处于高速成长期的达达感到舒心:既让老用户感觉体验不佳,也让新用户无法接近达达。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次更名很快就完成了。
时任达达公关总监的姚树文也表达了更名背后的企业发展战略意图:“在夯实企业实力、积累数十万用户后,企业战略模式进入全面加速阶段,如何提升品牌培育成效迫在眉睫。在激烈的品牌战争中,谁能占领消费者的心智资源,谁就掌握了这场战争的主宰
移动的力量。“
可见,达达首次更名旨在把握行业发展主动权。
某平台发布的《2018年中国少儿在线英语教育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有12个少儿在线英语教育品牌,到2017年增至27个,5年间翻了一倍多;2013年,少儿在线英语教育行业共发生3起投资事件,总投资额超过1亿元人民币。此后4年,资本开始涌入该行业,2017年投资总额达到历史新高,超过18亿元人民币。总体来看,2013年至2017年,中国少儿在线英语教育行业累计吸引投资1亿元人民币,参与机构60家。
不难看出,达达在说“生于乱世,始于末”,却要参与“争奇斗艳”。在这样的条件下,it的每一个动作,既要预判行业发展,又要在决策过程中具备“一击必中”的准确性和正确性。显然,这里列出了重命名措施。
再次更名,“独角兽”意欲何为?
如果说第一次更名是达达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应激”,那么第二次更名又是为了什么?
可以肯定的是,外部形势仍处于白热化状态。首先,即便行业赛道如此拥挤,仍有新品牌涌入:2018年5月,今日头条宣布推出少儿在线英语品牌gogokid,为4-12岁儿童提供一对一北美教师外教课程;一个月前,学而思在好未来教育集团总部召开发布会,正式宣布旗下在线少儿英语品牌VIPX上线,并同步启动课程预约。而且,这些都是真正有巨头撑腰的新兴竞争对手。
其次,资本仍在强势闯入。比达咨询发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在线教育市场研究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在线外教/英语培训领域共发生11起融资案例,总金额达十亿,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有盒子
鱼宣布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
不过,如今的达达已不再像当年那样弱小。从体量上看,拥有数十万付费学员和400万注册学员,汇聚了数万名欧美专业外教,2017年实现确认增收600人。融资方面,今年1月,由好未来教育集团、老虎全球基金作为资本方,达达获得1亿美国元C轮投资。正是这些成绩,让达达跻身独角兽企业队列。
所以,现在看达达的二次更名,更像是一只由内而外寻求自我蜕变的独角兽。
究其原因,官方从“哒哒英语”改为“哒哒”,表面上看是名称的简化,但简化的本质才是关键。从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解读出两层含义:一是达达将中文名重新转换成英文,决心继续夯实主业--线上专属外教英语教学;二是去掉“英语”二字,或者做英语培训以外的教育项目。
当然,这样的推断是基于达达现有的实力。
公开报道显示,达达积累了一对一专属外教、权威原版教材内容库、科学的课程分级等优势,这些优势不仅解决了优质教学要素的基础配置问题,还构成了可复制的教育闭环。作为在线教育机构,时刻关注技术的提升,让技术为教学守护名企网,也是达达的战略发展原则。在5月中旬举行的品牌焕新大会上,达达还展示了自主研发的最新技术成果:沉浸式互动直播课堂、在线表情识别课堂,展现了基于AI、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敏锐嗅觉。
因此可以想象,如果达达将这些既有优势复制到其他领域,无论是K12全科(如数理化)辅导、早教、素质和兴趣培训,在模式上都具有天然的便利性,成功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
同时,在教育方面
产业,更名也承载情怀。达达创始人兼CEO郅慧表示:“‘达达’代表着每个人在婴儿期学习说话时所说的第一个词,也预示着学习语言等学科的起点。对我们来说,在全新体系的引领下,未来达达将更加专注于教育模式的创新,与行业内外优秀合作伙伴整合更多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优势,努力塑造在线教育的全新形态。”